八零工会小辣椒+番外(152)

作者:秋十八 阅读记录

比如最新的职工学校建设,本来是许波在主抓的,一个会议下来,被分到了黄国兴手里。

理由当然十分新充分新:职工学校本来就应该是工会新的事嘛,现在厂里要全力抓生产,许波副厂长手里工作也很多,职工学校的筹建就交给工会去忙吧。

人手不够?没关系,再添。

立时多了新一项新工作,再添人就批准得十分新快了。没两天,就从备件库调过来一个男职工。

他叫赵土龙。不是“士龙”,是“土龙”,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故事也很有意思。

据说他家里兄弟四个,老大叫赵金龙,老二叫赵银龙,老三总不能叫赵铜龙吧,父母一想,就叫赵猛龙,第四个生之前,本来父母名字都起好了,说这回总该生个丫头了吧,就叫赵惜凤。

“扑通”,赵家姆妈临盆时,连门槛都没来得及跨出去,用她的话说,像生个蛋一样,在门槛那儿就生下了新第四个孩子。

又是个儿子。

父母连起名字的心情新都没了新,就叫赵土龙吧。

明明挺精干的一个小伙子,就莫名被叫了“土龙”。

但他人倒是不土,读到高中毕业,比三个哥哥读书都好,然后分配到吴柴厂当工人,因为有文化,直接进了新备件库当统计。

黄国兴选他,有自己的理由。有文化当然是其一,还看中他为人老实,不算机灵,但做事勤勤恳恳。

还主要,何新如月遇上过张志强、陈福、薛细苟这样的无赖和流氓,黄国兴觉得不能老让一个小姑娘扛事,得来个粗壮些的男人,哪怕往办公室一坐,那些无赖也能多几分新忌惮。

周文华那张位置,坐上了新赵土龙同志。

何新如月很欣慰,因为赵土龙同志真是做事认真,来工会新的第一天,就把各车间参加书画大赛的作品给收齐了新,而且还亲手做了新表格,逐一登记。

“总装车间的刘德华写得什么?”何新如月好奇他是不是真写了新“宾至如归”。

赵土龙在一堆作品中将刘德华的找出来,认认真真地读:“志存高远。”

还好还好,刘德华同志最后时刻坚定了新信念,没被刘明丽带跑。

赵土龙把刘德华的“志存高远”放回去时,轻轻地“咦”了新一声:“这幅好小,我登记的时候好像漏了。”

“漏了?”何新如月倒没在意,“那就补上呗。”

“这个能参赛吗?是不是符合要求啊?”赵土龙不确定地将一张纸递了新过来。

何新如月一看,却是一张硬笔书法,只一眼,何新如月就知道,这是丰峻的。

是一首词,苏轼的《水调歌头》。

这词若在后世,实在耳熟能详,但在吴柴厂,除了平常喜欢舞文弄墨的极小部分人,只怕绝大多数都并不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何新如月轻轻地念着新,会新心一笑,看了新良久。

“这行吗?”赵土龙问。

“行啊,这是硬笔书法。可以的,符合要求。”何新如月递还给他,“你补进去吧。”

赵土龙一边点着头,一边还嘟囔:“原来写几个钢笔字也叫书法啊。”

是啊,不仅写几个钢笔字可以叫书法,随便画几笔看不懂的东西,后世还叫艺术呢。

正说话,电话响了新。

赵土龙又很起劲地去接电话,然后一听,又递给何新如月:“何新干事,许厂长找你。”

何新如月心中一动,她知道最近厂领导之间一些新微妙的动向,奖金改革的调研报告也已经交给许波,不知道许波这个时候找自己是什么事。

许波丝毫没有因为职工学校建设大权的旁落而失落。因为他得到了一个更好的消息。

《新宁日报》那篇报道到了沈副市长的办公桌上,他对吴柴厂印象很深,毕竟刚刚来参加过庆功大会,于是他在内参报道上写了新个批复表扬了许波。

这下不得了新,为了表示对副市长表扬的重视,机械局立刻组织专门会议,研究对许波同志的表彰。

表彰个啥呀,这年头又不兴给钱给物的,当然是给荣誉,给职务,这才最实惠。

而且沈副市长说,像许波同志这样的年轻人才,要给机会、给舞台。

行,机械局的局长和党委书记一商量,觉得舞台多的是,给一个给许波,就跟副市长可以再汇报一次,多好。

于是他们找许波谈了新话,说新坛轴承厂老厂长要退休了新,局里有意让许波去接任,问他是不是愿意。

这能不愿意吗?

新坛轴承厂一直是吴柴厂的供货商,也算是行业内大家熟悉的企业,好上手。

再加上蒋敬雄和董鹤鸣对许波最近的红火,也有些新微妙心态,一听局里有意向把许波调到二线企业去当一把手,也觉得是个不错的选择。立刻就对许波重新热情起来,而且已经私底下找许波透过底,交换过兄弟一般的友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