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娇娘在古代发家史(106)

作者:八贯 阅读记录

很快便有衙门派专人前来,在门口立上坐着石基的三斗旗帜。

来人又道:待探花分配官位后,建造处便来人把院门按规制再来扩建。

宋娇实在不懂这些官家规制,笑呵呵的拿着红包打赏定是没错的!

巷子里的邻居们纷纷前来道喜,又哄笑着询问:“张家娘子什么时候办酒席宴请呀,也好通知咱们家沾沾喜气呀。”

宋娇笑着拱手道:待相公回来决定了时间,定是会宴请各位的,远亲不如近邻嘛。

那红儿娘如今是不敢上门碰瓷逼迫了,巷子里钱婶子不就在宋娘子店里帮工洗碗嘛,便带着邻居人一起排挤她!

她也是为了女儿的前途,若是当时成事了那该多好,自家便是探花的丈母娘了!可惜呀,那个张家相公不知是不是躲着自家,去年几个月都没见到人!

宋娇每隔两天便让老林驾车送她去庄子里,一个时辰的路倒是不算远。

如今玉米苗株有一尺来高了,米庄头虽不认识这新庄稼,但见东家很是上心紧张便在边上扎了矮矮的一排刺槐,防着有鸡来啄食,又砍些木头在旁边搭起草棚来,准备住在里面日夜看着。

宋娇只知北方种植玉米多应该是怕涝不怕旱,便叮嘱米庄头不可勤快浇水,隔十来天再浇水还要捉虫。

米庄头神情紧张睁大眼睛认真听着,又自家念叨一遍后非要背诵给东家听。

宋娇哭笑不得,面对这般认真的老人家,只能认真仔细听着,不过自家也是受着太子良娣重托不敢大意。

张皓灵四月初被任命在翰林院做了从六品编修。

太子说了还是先留京都把人脉立起来,若是现在去外地至多是个七品小官,且他年纪太轻不知道官场的规矩,还需要历练几年,以后外放做一方主官还来得便宜些。

玉米长到三个月时候便一人多高了,很快又开始抽穗,每株结了五六个棒子,剩下的一个月坐等着灌浆啦。

良娣期间不时的派人来问话,待知晓黄金米活了,还成株长势不错很是激动,想着若是成事,自家的叔叔借此机缘便很可能赦免。

数着日子挨到一个月后,宋娇忍着煮嫩玉米的冲动,把玉米棒子摘下来,一共三十二根。

玉米被细心的扒开皮晒干透,她拿着米庄头编制的精致花篮垫上红布,整齐码上二十根带干皮的玉米干棒,让张皓灵去太子那里复命。

夏日的烈阳正是暴晒,可太子别苑却是绿荫成林很是凉爽。

书房里十多个幕僚挤在一起对着篮子里的黄金米,激动的夸赞不已,好似那里面躺着谁家的金孙。

“六颗种子竟能长出这许多黄金米,怕是不止百倍的产量呀!我要立即面见父皇。”

张皓灵在一旁暗自发虚,娇妻理直气壮的非要留下十二根,还说当初是六颗就该换六根,自家才留十二根对不起谁啦?

皇帝见到这金泽灿灿的黄金米,心情大好,喜不自胜地连连唏嘘道:真乃天佑我大秦呀!

旁边的宦官见机忙跪俯一地,齐呼:天佑大秦!皇上万福!

于是皇帝陛下操起墨宝赐名玉米,又下旨要封赏有功之人。

听闻是新科探花张皓灵种植出来的,便高兴地要赏赐良田百亩黄金百两!

“臣大胆请求将这百亩良田换成赦免原通政使司副使李仲彦一家。”

张皓灵跪地举着玉笏正声道,皇上玩味的看看他,眼神深邃并未出声。

太子见状忙也跪地禀告道:“父皇,儿臣也请求赦免那李仲彦一家,此次这天赐良种乃是他从胡人那里千辛万苦得来,颇是耗费许多心思,难为他一家子在漠北苦寒之地戍守却从未怨言,赦免他好让百姓知晓我大秦皇帝乃是有罪必罚有功必赏的盛世明君!”

皇上圣意难测的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出声道:“便依张爱卿所请,用那百亩良田换李仲彦一家回京吧!只是不知你这般为你旧主,是否会得他个好呢?”

一直跪着的张皓灵与太子便赶紧谢恩,坐实这懿旨。

虽然皇帝未让李仲彦官复原职,借此机会能结束流放回京,便已是惊天大喜事了。

李仲彦一家望穿秋水中终于等到皇帝的赦免懿旨,此时虽已是隆冬了,却不愿再滞留下去等待春暖花开时,当天便把家里的财物都半卖半送了,一家子挤在一辆破旧马车里便往京城赶。

一家子风尘仆仆的赶到李府大门前,正月早过完了,门房竟没认出眼前这群土鳖似得外乡人是李二老爷一家!

在张福泪流满面激动的呼唤中,门房楞了半晌,猛一拍大腿!

直接把人撂下!自家嚎叫着往老太太那里跑:“二老爷回来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