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商(大清药丸)+番外(739)

作者:南方赤火 阅读记录

记忆闪回,仿佛一团多年的乱麻被理顺,赫德拍桌子站起来,勃然大怒,这几日积攒起来的塑料友情一扫而空。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有作假……”

“如果海关突然得到一笔额外收入,来源完全合法,刚好够以大清政府的名义购买铁厂的费用……”

赫德气得乱挥拳头:“你们竟敢藐视海关……”

“这几日,你一直想着对我秋后算账,找机会彻查义兴吧?”苏敏官神色凛然,摊开双手,“别客气,请便。”

*

*

十月一日,江苏巡抚李鸿章联合御史台官员参奏大学士裕盛,列举诸多陈年旧事,且证据过硬,引发朝野大哗。

都知李鸿章和裕盛虽然政治理念相左,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冲突,况且李鸿章一直在外地做官,跟裕盛已经至少三年没见过面。为何揪着这些往事不放?

而且李鸿章能请动联名的诸多官员,非耗费巨大人脉资源做不到。有人不禁疑惑,这点人情用来做什么不好,非要用来翻一把陈芝麻烂谷子,给自己掀出几个喷嚏来,有意思吗?

但李鸿章是洋务派炙手可热的新星。曾国藩已经老了,且因放任湘军屠城而名声扫地。而李鸿章手握精锐淮军,虽然职位不高,人人都能看出他前途无量。

对此李鸿章的回应也很官方:勿以恶小而为之,做官的讲究不忘初心,陈年旧事也有追究的意义,否则如何给后人树榜样?

与此同时,上海租界的洋人报纸隔空质问大学士裕盛,为何视洋人如洪水猛兽,宁可栽赃陷害也要毁坏大清和外国的关系。

不知谁起的头,各大洋行联名上表,通过领事馆递送总理衙门,要向清廷讨个说法,否则他们生意做不下去。

裕盛被多方同时发难,小题大做,多年尘灰一并翻出来,打了个措手不及,应对不佳,连带几位“清议”的京师士大夫一同被拖下水。慈禧太后寿诞在即,却被兜头泼了这一盆臭水,大发雷霆,借皇帝之口将裕盛训斥一番,责令他限时自证。

裕盛气得卧病。病中,李鸿章遣人秘密来访,谈了一个时辰。

第二日,裕盛入朝请罪,主动承认“文祥和洋人私相授受、在洋行存有巨款”之事实为误会,是他的手下办事不利,用别处捡的废信冒功请赏,此人眼下已经被送去议罪。他自己修养欠缺,急于哗众取宠,以致未加审核,当众让文祥下不来台,理应亲自向文祥赔礼道歉。

这时离慈禧寿诞只剩三天。太后满心过生日,懒得再追查下去。李鸿章顺势给个台阶,收回了先前气势汹汹的弹劾,奏请皇上太后就事论事,罚裕盛这一次即可。看在裕大人对大清劳苦功高的份上,以往的事就不追究了。

于是文祥正名,回到总理衙门,还被慈禧赐了点饭食压惊。朝中上下庆贺,皆道皇上太后英明。

裕盛失去军机处的兼差,仍以大学士的身份在弘德殿行走,算是个“留朝查看”。

此事刚刚告一段落,朝廷又接一喜报。上海最大之西人旗记铁厂,经洋务派大臣不断斡旋努力,从牙缝中省出银子,终于谈妥价格,使其落入大清朝廷之手。从此大清便有了第一个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军工厂,能修造大小轮船及开花炮、洋枪……

西人之科技尽入大清彀中,是太后生辰最好的贺礼。一时间谀词如潮,仿佛大清明日就能复兴祖业,震慑外夷,重新回到世界的中心。

慈禧高兴得夜不能寐。此时几个洋务派大臣“忽然”想起来,提到那个无辜牵连的苏林氏。

慈禧一时没想起来:“是谁?”

安总管翘着兰花指,指指她手边那空了一半的法兰西花露,慈禧这才恍然大悟。好像是见过这么一号人。

挺伶俐的一个女子,倒还怪想念的。当初为何生她气来着?有点忘了。

寿诞、铁厂,双喜临门。李鸿章赠的珍稀鹦鹉在她耳边妙语连珠:“太后慈祥!太后圣明!”

慈禧心情前所未有的愉快,立刻授意把人放出来。之前的赏赐诰封什么的还都恢复原样,赏点银子,让她走吧。

“等她回去,让她别忘了把那些说好的东西送到宫里来!就这花露,再来十瓶!我等着哪!”

至于苏林氏这两个月是怎么过的,冷不冷饿不饿,有没有挨刑狱,有没有被侮辱……这就不是太后关心的事了。天恩浩荡,能把已经扣在她头上的锅撤下去,她就该回家烧高香。

紫禁城内小小风波荡尽,人们重新开始普天同庆,为太后寿辰做着最后的准备。

*

林玉婵捧着那封骈四俪六的“太后谕旨”,更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