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嘉偶天成(高考篇)(188)

作者:犹格的羽毛笔 阅读记录

不仅如此,金开石也宣布了这次期中考试里数学考试的特别意义。

“这次数学考试相当于一次校内的选拔赛。”金开石在课堂上说道:“只有分数到达125分以上的同学才可以报名数学竞赛。”

125分看起来多,但对英才班的学生们而言只是平均分左右的水平,发挥得好一点或者试卷简单一点,也许整个班级的平均分就要高于125分了。

何思璇也是头一次体会到一个班数学的平均分在125分上下是什么滋味,虽然比不了那些顶尖高中的班级,但就琪花省内而言,也足以笑傲群雄了。

这125分的资格赛,何思璇是势在必得的。

与何思璇抱有相同目的的同学自然不在少数,更有喜欢幻想的学生,早早定下了更加高远的目标。

数学一下子成为了重中之重的学习目标。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里,何思璇得到的最宝贵的一本书是理查德·柯朗与赫伯特·罗宾联合著作的科普读物《什么是数学》。

这本书是何思宇送给何思璇的生日礼物,不仅有中文翻译版,还有英文原版,而英文原版则是何思宇当年出国比赛的时候带回来的礼物,中文版则是何思璇在开始自学初中课程的时候就送给她了。

《什么是数学》与《如何阅读一本书》相同,一起陪伴了何思璇多年。

何思宇送的那一本何思璇当然是在读完三遍之后就小心翼翼的珍藏了起来,现在拿在手里的这一本是后来新买的,也是为数不多的从家里带到学校里来的书。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懵懵懂懂的,第二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何思宇在旁边当小老师讲解,第三次阅读是悟的过程。

如今再读这本书,何思璇依然收获良多,对这本关于数学的科普读物爱不释手。

张玲觉得何思璇的行动有点不符合逻辑:“阿璇,马上就要考试了,这不该是你最忙着刷题的时候吗?”

“我前些日子一直都在刷题。”何思璇说的是事实,她的做题量如果在班级里排名,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如果不是基本功足够扎实,大部分题目都不需要花什么时间就能解答,她也做不到这一点。

停顿了片刻,何思璇说道:“现在改慢下来好好梳理一下知识点,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还有什么地方没有串联起来。”

张玲也曾经向何思璇借过《什么是数学》这本书。但粗略的翻了一遍之后就不想再看第二遍了,没办法这本书对她最大的作用就是催眠,看一遍就花费了不小的精力,实在是没有兴趣再去看第二遍了。

倒是徐嘉曦在注意到之后问何思璇借走了这本书,看了一个多星期后还了回来,里面还多出一张书签。

何思璇有问过徐嘉曦书签的事情,徐嘉曦让何思璇把书签收好。

“每一本书都有一张专属于自己的书签。”

“谢谢。”虽然没有使用书签的习惯,但何思璇还是对徐嘉曦的好意表示了感谢,只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机会回礼。

她最怕的其实是欠下别人的人情。

学校的安排最让何思璇没想明白的就是为什么要让考试和活动的时间挨得这么近,难道就不怕学生不收心考砸了吗?

当何思璇去问张玲的时候,张玲见怪不怪的说道:“这是附中的老传统了,况且这也是一种训练啊。”

何思璇不解了:“什么训练?”

“抵抗诱惑的训练呀。”张玲说道:“从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世界杯和高考挨得很近的事情,如何在不利的环境下保持心态,如何在一片浮躁激昂的情绪里保持冷静,这都是需要训练的,总不能等高考来了才临阵磨枪吧?”

从张玲那里弄明白了附中用意后,何思璇除了佩服后就再也没有其他想法了。

难怪那么多学生挤破头都想要去重点中学,师资力量远远不是普通的学校可以比拟的,不仅是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学方法、校风校纪、升学率这些明面上人人都在乎的东西,更关乎的是对学生未来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

在绝大部分学校,老师和家长们最爱谈论的就是“将来”,仿佛将来一来,所有生活里可能遇到的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学生们自动就会学会遇到困难去处理的方法。

长辈们一股脑的自相情愿的认为这都是大学老师的任务,殊不知高中就是为将来做准备的开端,学生们如果只懂学习,就算能跟得上大学的学习,考得上研究生,读出一个博士学位来,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上却宛若幼童的他们真的能被社会接纳,会活成理想中的自己吗?

难道要社会的当头棒击来告诉他们曾经错过了多少应该学习和经历的事情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