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九零年代(245)

作者:薄荷雨 阅读记录

张二姐转头就把这事儿跟村长说了,至于村长他们要不要这样做,她管不了。反正地买下来也不会亏,如果村里不做,她就自己做。山上的专门做野味,山下的就做一般的餐饮,再代卖一点山货之类的,不是赶场天也能做买卖。

村长想的更多更全,他在儿子的陪同下,拉着隔壁村的两个老兄弟和本村的支书一起到了镇上,没知会二姐,几个老人围着老祠堂走一圈,又在祠堂墙边的老树下跟老人们聊了半个下午,走之前才去二姐那里坐了几分钟。

“二妞,这事儿就让村上来办,你来牵个头就行,赞助的事情可以有,其他的尽量把你撇开,不是叔不念你的好,这事儿真成了就是几个村来钱的渠道,如果跟你牵扯太深对你不好。你要是想不明白就回去问问你阿爸。”

二姐皱着眉头听完村长的话,没说啥,规规矩矩的送了几位老人离开。

等到晚上男人下班回来,她把这事儿一说,她男人也觉得老村长说得对,自家最好别掺和太深。见二姐还有些不甘心,她男人拉着她坐下来跟她一点一点的掰碎了讲。

“这事儿到后头肯定是能挣钱的,这点不可否认对不对?”

二姐点头,要是不挣钱她也不会出这个主意。

第188章 修什么会所

“正因为能挣到钱,所以大家的目光都盯着这个肉骨头。狼多肉少,怎么分就成了一个考验人的大学问。”她男人拿出纸笔,在当头上写下会馆两字,“你看,这个地方建成了,就有这么几个部分。这食堂和院坝的茶馆是最挣钱的。请的人要给工资,那么,请谁不请谁,这就需要衡量了。而且打的名头是几个村子共同拥有,所以怎么平衡利益?这一点你吃不下来的。”

男人说的话二姐听进去了,心里仔细一叨念,果然是这样的,自己年轻又是个女的,而且还是张家村的人,不可能不给自家村子乡亲面子,可如果全请了自己村的人,那么其他两个村不会有意见?不可能!不给自己村的人名额,自己还要不要回去见人了?她阿爸得揍死她!

左右吃亏的都是她,还落不到一个好。

可不掺和只赞助就轻松了,她给了钱,打了广告,会馆办起来大家都念着她一个好,说她吃水不忘挖井人,实惠有了,名声也有了。而且名声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有时候却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在例行的跟陈馨通电话之后,张二姐无意中提到了这事儿,陈馨当时就冒起一个念头,让她找村长把设计图拿来给她看一眼。

村长对陈馨的感官很不错,要不是这小丫头,他们村到现在怕是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听到说陈馨要看设计图,他们找人专门画了一张,是根据几位老人的意见赶出来的,只把张二姐说的那几个东西糅合了进去,其他一点没有。

“二姐,我跟你说,这样不行的。”拿到设计图一看,陈馨就想扶额。

“你们那边是民族混居地,说实话,很多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传承你们那里的山上还保留着。我跟你说,你带着村长和族老去找镇上要扶助,至少要镇上帮你们在会馆的坝子头修一个戏台,两边配一些展览室。”

“修戏台干什么?还不如多修两个餐厅呢。”张二姐嘀咕一声,惹来陈馨一叹。

“算了,我跟你说不清,这事儿我回来再说。”

“你要回来?”

“嗯,不但我回来,我们学校的教授也会跟我一起过来,你找个时间跟村长说一声,估计村长比你明白。”

懒得跟张二姐解释,陈馨搁下电话,直接卷起从网上下载打印的图纸就去了人文学院那边找教授去了。

她跟人文学院的老师不熟,这位姓桄的教授还是主动来找她才认识的。

桄教授也是少数民族出身,他这个姓陈馨是第一次看到。教授解释,他这个本来不是姓,他家是木匠出身,这个桄是木匠的一个工具。当年他丧父,母亲改嫁给汉族,他没改名字,但是在读书上户口的时候,他继父思来想去还是给他取了个汉姓,就用的这个字,说是纪念他亲爸。

桄教授长大了没继承祖业当个木匠,他成为了一个研究者,专门研究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知道陈馨这个人,还是他的学生把陈馨发表在网上博客里的,关于少民文化特色的旅游专栏文章给他看了,他才知道英语系居然还有个喜欢民族文化的学生。

桄教授不但自己研究文化传承,他儿子还在他的影响下既传承了家业,又延续了他的爱好,是一位业内有名的民族建筑设计师。

陈馨要去找桄教授,就是想要求助他儿子,为这个会馆进行设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