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九零年代(513)

作者:薄荷雨 阅读记录

正好他们跟手艺人谈完就到了晚饭时间,手艺人的老婆给他们端出来两碗面条。这面条是手工做的,叫裤带面。真的跟皮带一样宽,而且一碗就一根面。浇头很简单,是自家煨的小鱼汤,撒了一把葱花在上面,香气扑鼻。

手艺人的妻子是北方人,就是最喜欢面条的那个省的人,她家里开面馆的,打小就跟在家里父母身后揉面擀面条,能把面条做出数十种花样来。

跟剧组喜欢的手艺人的剪纸不同,陈馨的重点则放到了手艺人老婆的面食手艺上。

擀的裤带面,手拉的拉面,还有类似拉面的哒哒面,以及切出来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龙须面,每一种面条配的浇头都不一样。想裤带面就适合重口的浓油赤酱的汤料,哒哒面做干拌面极有嚼劲,拉面大家都知道,汤清面白才是上品。

然而最让陈馨惊叹的是龙须面,用的是鱼和鸡骨架熬的汤,滤了两次之后,只剩下没有油花的清汤,碗底加一点虾酱蛤蜊煎,面在鱼汤中烫一分钟即可,筷子巧劲儿一盘,窝在蛤蜊煎上,然后一勺滤过的清汤浇上去,几根香菜点缀。不用加太多的调味品,本来熬汤的时候就放了少许盐,而后虾酱和蛤蜊煎也足够有咸味,这样被汤一淋,鲜香顿时散发出来,好吃得能让舌头都吞下去。

这跟陈馨吃过的阳春面有点类似,但是味道更鲜,一碗汤喝下去,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陈馨忙活了整整一天,才将阿姨做的面条用文字配上图片,排版出来,还做了一份三分钟的小视频,将做面条的整个过程穿插起来,放在博客下面,还配上了音乐,感觉一下子高大上起来。

陈馨的后期制作在剧组的人眼里看来很一般,但是她拍的照片十分的精致漂亮。或者说不能用精致去形容,而是恰到好处。哪怕是手艺人家里的粗陶碗,配着格子小方巾,一串儿辣椒大蒜做配饰,两根竹筷搁在碗边,就能将浓浓的烟火气用极佳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

当天晚上,被取名为“漳北之行D1”的博客文章一发上去,下面就有老餮嗷嗷叫着让上地址。也就陈馨的博客有这种效果了,其他人也不是没有推荐美食的,但是大部分人都只是把那些推荐当做攻略文章在看待,只有陈馨的博客,下面讨论的永远都是美食的一百零八种做法,以及给当地出谋划策弄个美食集锦的建议。

陈馨没有急着把地址发上去,毕竟这边要拍节目,如果游人太多会有影响,她打算在离开的时候才将具体地址和交通方式以及住宿建议发上去给大家做参考。但是毕竟这里的特点还是很明显的,有在附近的人一眼就认出来了,也没在博客下面声张,而是悄悄的呼朋唤友抢先一步来品尝美食。

第398章 网络宣传的重要

除开博客外,陈馨还开始打造自己的个人空间。

她弄了个VIP会员,空间里面很多装饰背景之类的可以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还能放照片上去做成电子相册。

陈馨把博客上的文字重新编辑,去掉了抒情的词句,做了一个典型攻略模板出来。感觉上有点像后来流行的手帐,但是没有那么多美图,全靠拍的照片和文字排版来吸引人。

这份图文攻略详尽到连车票信息都画出来了。再加上陈馨那些朋友都点赞并转到了自己空间,她旅游与美食达人的名头也越来越响亮。

剧组在这里拍了半个月,之后又转到其他地方继续。陈馨的推荐文章是在他们离开后的第二天发出去的,据说当周周末就有很多人慕名而去,手艺人家里都要坐不下了。

那些人重金求购了剪纸,还特意要求手艺人的老婆给他们煮面条吃,为了应对接踵而来的游客,他们不得不另外租了房子装修成小食店,还请了人来帮忙才堪堪应对得了排队吃面的客人。

手艺人估计也没想到他家能赚到钱跟老婆的手艺关系这么大。当然,两口子本来感情就好,以前手艺人还得为了生计放下剪刀去做其他挣钱的营生,现在老婆能养家了,他就可以专心的琢磨自己的技艺。

小县城的人多数都有各种各样的关系网,在得知手艺人的出名是剧组的手笔后,他们找了很多关系,也想在剧组的节目里有个镜头。但其实是手艺人两口子没弄明白,他们只知道陈馨是跟着剧组来的,却并不知道陈馨不是剧组的人,而她的推荐跟剧组也没有关系。

剧组察觉到这事儿还是发现多了不少来拉关系的莫名其妙的人,详细询问后才知道是陈馨的手笔。导演也干脆,直接让陈馨帮忙做个宣传,作为交换条件,他们答应给陈馨安排一点剧情,做一个有名有姓的路人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