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长公主(125)

作者:漫愈 阅读记录

四人皆满脸严肃紧张,独冷星的笑靥比阳光还有灿烂。

确实是一个抓拍得很好的瞬间,冷星笑眯眯的摩挲着照片,觉得应该再多洗几张,给后宫的娘娘也分发一张留作纪念。

皇贵妃笑着凑趣道:“难为这样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竟和真人一模一样。”

“乌西哈,这是你发明的吗?”康熙笑着问道,他是知道乌西哈在光学上的天分的。

“不是。”冷星摇头,她并不想成为什么科学家、发明家,一是本来就不是;二是那职业太苦了,她还是喜欢直接享受成果;第三,以如今科技强人喷涌出现的时代大背景,她完全不用自苦,只要想办法把人圈过来就好了。

冷星笑着解释道:“照相机的结构其实就是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暗箱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是西方用作绘画的辅助工具,箱外的物景光影透过箱壁上的小孔在箱内壁上构成倒影,人们只需要在倒影处铺纸,再用铅笔描绘就可以得到真实感很强的画像了。”

“这是画的?”康熙拿着照片,怎么看也不像是用笔墨勾勒的。

“这是照的呀,一百多年以来,西方不断有人改良暗箱,开始是用双凸透镜放在针孔处,让映像的效果更明亮清晰了,后来有人又加上了光圈,再次提高了清晰度,三十多年前德国的一个僧人设计了一款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又大大的减小了暗箱的体积,使之变得小巧便携。”

“只是,因为没有感光材料,所以暗箱还是只能用于绘画,”冷星说着笑弯了眸,“这里就得说到罗伯特·波义耳了,他是化学家,发现物质、研究物质,是他的专业素养。”

是罗伯特·波义耳首先发现硝酸银沉淀出来的白色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成黑色,而她适当的引导了一下研究方向和实用价值。

一项科学成果,从发现、研究、证明的科研,到产生实际价值的运用,对于现在处于懵懂中的科学家们很难,因为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太新鲜了,他们研究的出发点是对世界的好奇,并不带任何目的,自然在实践上就差了许多。

但他们的研究决不是无用功,他们的种种发现发明都为后人奠定了基石,只待时间将这些知识深挖,拭去灰尘,用智慧串成改变世界的无价之宝。

而冷星可以用逆推大大的缩短研究成果到实践利用的过程。

她可以最快的肯定他们的研究价值,并且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切实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而不是仅仅将之作为晦涩难懂的知识出版。

最重要的是她总能恰好的引导和纠正他们的研究方向,这是对科学家们具有致命吸引力的一点。

比如波义耳原本将金属汞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却在称量之时打开了盖子,导致空气进去,总质量增加,最终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冷星提醒他盖上了盖子。*

又比如胡克与牛顿吵得不可开交的光的性质,胡克坚持光波说,而牛顿则坚持粒子说,最后冷星可以告诉他们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不过,这一点也只是胡克与牛顿争议的一部分,他们最新的更大的矛盾是牛顿载有万有引力定律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胡克曾写信告诉牛顿自己关于天体运动中心引力的一些观点,牛顿接受了,但没有回信。

之后胡克希望牛顿能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序言中提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但就在今年,牛顿送给英国皇家学会的稿件中并没有提及胡克,这让两人的矛盾升级并且爆发了。

学术规范的不完善叫胡克受尽了委屈,也叫冷星幸运的捡回个大宝贝。

康熙并没有再问感光材料的具体详情,只是笑道:“再传那几个洋人进来,让他们给朕和汗玛玛、汗额娘也照几张,往后叫内务府单立一个照相坊,专做这照相机,再想照相就便宜了。”

“汗阿玛英明!”大阿哥头一个笑着赞成。

太子嘴角勾起了笑意,九阿哥和十阿哥两个年龄最小的阿哥更是兴奋不已。

这是把照相机当作西洋钟一样有趣又有用的玩意了呀,冷星眨了眨眼,把科学大佬当作匠人用,她的汗阿玛真是豪横,而她的弟弟们真是……愚蠢。

系统:……

双标狗!

康熙注意到了女儿的神色,笑着对众人道:“今日在热气球上,乌西哈同朕说了一件事,她想将她的公主府扩建为大清皇家学会,专门研究自然科学。”

众嫔妃阿哥没有应声,新建一个朝廷机构是政务,但一个公主的政务……或许说是皇上宠爱女儿、允许她组建类似杂耍戏班的家事比较妥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