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十万死士+番外(78)

反而将方法告诉百姓,对林知惜没有太大好处,“你确定他们学了方法就真的会用?百姓守旧,对新事物接受往往是最低的。一个从未见过的方法,他们怎么可能愿意冒险。回头要是阳奉阴违,那我们不是教了吗?而且温水煮青蛙才能一步步蚕食敌人的心智。”

周术恍然,她其实是想借着租地来试探大家的容忍度。她在为收为王有做准备。仔细一想,她这做法确实跟温水煮青蛙没有分别。

甚至他想得更深远一点。公主之所以把田地全部征用,也是想将剩余粮食全部收入官仓。如果由百姓种植,粮食卖不卖都有百姓自己决定。外面正在打仗,粮食早已翻了好几倍,那些大户人家消息灵通,说不定会把粮食运出去。那就等于替他们做了嫁衣。她这是防着那些大户呢。

林知惜知道让他做这件事很难,“你先把各个县衙都换上听话之人,最好是穷苦出身,真正为民着想。甚至就连衙役也全部换掉。就连里正和村长也由县令自己选。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一定会拼命表现,只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周术瞬间明白她的意思。她先把办事的人换成自己人,到时候颁布法令会容易许多。

但是明年四月份麦子就要收割。在这之前,他要把整个四川从下而上全部换掉。还要发布强征之法。这两件事单拎哪一件都得两三年才能完成。偏偏公主只给他不到五个月的时间。

说好听点,公主这是信任他的能力,说不好听的,公主这是不把他当人看,当老黄牛使唤了?

已经多年不做事的周术着实有些吃不消公主的力度。

偏偏公主半点没有体会到周术的怨念,反而野心勃勃道,“我要用这三年,好好发展蜀地,外面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全国百姓都会知道蜀地是天堂。想要留在蜀地安安稳稳生活就要接受我的规矩。到那时,周先生就是本宫身边第一功臣。”

功臣不功臣,周术已经没精力想了,看她自信满满,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将其他纸张都看了。

大多数都是训练士兵的方法,流民的处理办法等等。

“走,咱们先去看看我给流民盖的房子。”半个月前,林知惜已经划了片荒地盖房子。

流民以后会越来越多,蜀地湿气重,天天住草棚也不是个事儿。所以在地冻之前要把房子盖出来。

周术也知晓此事,不过他都是让衙役安排流民,为他们解决吃饭问题,还没去新房那边看过。

一行人上了马车,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郊外。

下马车的时候,周术整个人呆住,之前林知惜划这片荒地的时候,他就在边上,据刘总督所说,这儿荒无人烟,旁边又有一座深山,每到夜里都能听到狼叫,周围没什么村落,平时显少有人过来。

可现在呢?到处都是人。

一群成年男子赤着上身抬着木头从山下喊着号子下来,身后跟着一群拖树枝的孩子。

一座座房屋拔地而起,一大群男男女女在整齐划一的红砖房前忙活,有的和泥,有的砌砖,有的铲沙……每个人都忙得热火朝天,脸上却还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就在这时,有个皮肤黝黑的男子发现他们,他是林知惜派过来的监工,姓张,是个经验丰富的作头,他从架子上爬下来,乐呵呵向林知惜汇报进展,“启禀公主,我们已经盖了六十间房子。”

他指了指前面,“那边房子已经按照您说的方法刷好了水泥,已经干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林知惜点头,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前面出发。

一排有十套宅子,一套宅子是两间砖瓦房,共五个能住人的房间,除此之外还有茅房、猪圈、鸡圈,这样的房子是地地道道的农家院。

他们去的是第六排,房子已经全部盖好,地面和墙面被一种灰色东西抹平,光滑细腻,比府衙房子还要好。

“这也太奢侈了吧?”

他一直以为公主想为这些流民盖土坯房,没想到竟是盖砖瓦房,这得花多少钱?

林知惜指了指前面,“都是就地取材也不贵。虽然土坯房便宜,但是住不了两年就倒了。用红砖青瓦房省时耐用。”

盖房用的红砖取自前面那条河的淤泥,水泥的原料来自前面那座山,瓦片也是由山脚的粘土烧成。

这些人工都是免费的,所要花费的也仅仅是这些人的三餐。

“等这些人盖完房子,估计就入了冬,到时候我会派人训练他们。”

她指了指第一排,“这边的房子是他们的学堂。到时候可以让他们的孩子过来念书。”指着第二排,“这排的房子可以用来织布。我已经让木匠改良了织布机,到时候织布速度会快上五倍。大家都有衣服穿。”

易楠苏伊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