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气公主的佛系快穿+番外(34)

作者:满庭芳树 阅读记录

那人一直一动不动地趺坐在那,也没人给他遮一下雨。

就算身体强健,多淋会雨,也不见得受得了。

没见百姓们已经从快成了泥坑的祁雨台前跑走避雨了么。

而明渊却要在那里呆很久。

梦中的时候,同福公主傻乎乎地站在祁雨台下在雨中陪着明渊好几个小时,侍卫想要带她走她一直不肯,直到撑不住了再倒下。

周暄想了想,有个人在上面给明渊遮着雨也是好的啊,虽然这种天气,风那么大,雨也下了那么多,撑不撑伞,也没有必要了。

对了,明渊还是光头呢,根本没头发,只是那白色僧衣已经被淋湿了,唯独身子一动不动。

难道那就是在沟通天地?

从无到有,确实不容易,她也早就问过几个老农民,他们一辈子靠耕地维生,也能够通过一些小征兆来判断天气,之前他们一个个都很无奈地说,这种天气根本就不可能下雨。

侍卫们当然也是听说这个消息的。

所以当时,周暄在临出门的时候一定要他们带上雨伞,他们心里还有些纳闷呢,不过主子吩咐,他们也只有同意的份。

没想到真的被祁来雨了,这个时候他们就不用怕被淋雨了。

只是风雨有些斜斜地吹过来,淋湿了公主的衣裙。

因为他们才催着公主回去,不然生了病,他们不好跟皇帝交代。

公主同意了,只是让人给那和尚送把伞,他们有什么不同意的,很快就去做了。

看伞送到,周暄转身就走了。

明渊看过来,只看到她远去的身影,隐隐绰绰却辨不清到底是谁。

想了会,便在心底放下了。

反正伞也是用不着的。

衣服都湿了,再打伞也没用了。

雨太大了,只要闭着眼睛,雨水也进不到眼睛里,他不得不闭着眼,反正是念经,睁不睁眼都无所谓的。

明渊在台上待到了晚上才下来,玉华寺的僧人连忙细心照顾他,准备了姜汤让明渊去去寒,虽然日日锻炼,身强体壮,可也耐不住这风吹雨打,热水也是一开始就准备好了的,就等他下来了。

于是等明渊下来,就是一连贯的动作,等他换上干净的衣袍,他才舒了一口气。

小和尚们凑到他身边来夸他,说求来雨简直是神迹!

明渊笑笑。

正说笑间,小和尚们抬眼看到二师叔进来了,连忙识趣地跑走了。

二师叔对他说:“今日你辛苦了,接下来就好好休息。”

明渊点点头。

二师叔转眼就看到了明渊放在一边的伞。

这伞明渊终究是没有用,毕竟也没有人给他撑伞,但是毕竟是别人的一番心意,他就没扔在祁雨台上。

二师叔看了眼,没说什么,只是道,听说同福公主也来了金州,只不过这些日子没有遇上,真不知道娇贵的公主出来做什么。

明渊并不在意这些,听过就算了。

过了几天,周暄就打道回府。

临走时,明渊他们还没准备走。

他们还在留在当地看看情况。

有了雨水,田地里就会长出小苗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皇帝听了她的见闻,很开心,给她赏了一大堆东西。

周暄没要,而是要了些银钱,送去了金州。

有些时候,身居高位的人知道穷苦百姓会受很多苦,但是在真正见到苦难前,他们并不知道那苦难是什么样的。

周暄知道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很难帮到很多人,但是只求四个字,无愧于心。

皇后为了给同福扬名,就把这事宣扬了出去。

周暄本来想阻止,她毕竟不是为了虚名,而是真切地想要为那些灾民做些什么。

后来想到了什么,就止住了。

后面果然如她所料,京城里的贵妇人和贵女,为了名声,也一个个捐出了些东西。

这一次,比起梦中,周暄不是白白看着,而是帮上大忙的。

转眼又过了三年,闵州地动。

这一次,因为有周暄的预知梦,皇帝提早就下命令,说得到了天命,要地震最严重的地方民众搬走。

百姓们安土重迁,怎么可能舍得自己的土地和家产,而且,家乡,是他们的根,他们并不乐意。

皇帝派人核查过搬迁情况,却发现有些官员也存在不作为的现场,杀鸡儆猴地杀了几个,又派军队来催赶。

有几个士子不听从安排,说皇帝是暴君,还写文写诗词讽刺皇帝。

皇帝恨得咬牙切齿,把他们抓进了监狱,让他们再也不能祸乱人心,准备等地动过后再放他们出来。

铁血手段下,该搬的都搬了,偶尔有几个不愿搬的,官府不再上门,随他们去。

六月的时候,地动果然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