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胖女追夫记(137)

作者:青衫白露 阅读记录

“昨晚这赵公子,是皇子还是皇孙?”

“十四皇子,据说近些年来很得陛下看重。”

从唐芳年这儿了解到,除去中间幼年夭折的,成年的皇子居然有十个之多,这十四皇子今年刚满了二十,下头还有四个弟弟。

“那这么说起来,京城的时局很紧张啊。”

唐芳年点头,“若太子坏事了,局势会更复杂。”

孙巧巧皱眉,“那现在不是为官的好时候啊,一不小心就……”

唐芳年笑而不语。

令人讨厌的笑容。孙巧巧翻了白眼,想着反正唐芳年还是个秀才呢,离考进士还有一大截路要走,做官还早呢,因此丢开手不管这事了。

到了渡口乘船。

孙巧巧问唐芳年,“昨晚你跟世子聊了些什么?”

唐芳年又是一副笑而不语的模样,被孙巧巧狠狠掐了一把手背。

唐芳年忍着痛,一副宁死不屈的表情,仍旧不说。

孙巧巧摸下巴,“你昨晚怎么不醋了?难道你不在乎我了?”

这个疑问一直在心底绕了一晚上。

只不过问出来,唐芳年倒先脸红了。孙巧巧特别无语,这种话放在后世男女朋友之间根本就是日常狗粮模式了好么。

古代人就是容易害羞。

“我知世子是个极重规矩礼仪之人,他绝不会冒犯你。”

这是不吃醋的理由嘛,孙巧巧撇撇嘴。“我可不愿意你去见别的女人,尤其张家那位。”

唐芳年赶紧道,“绝不见别的女子。”

孙巧巧轻哼,“昨晚那王秀芝一直与你遥遥对视,你以为我见不到么。”

唐芳年额头冒汗,“我并未与她对视。”

孙巧巧斜视他一眼,要不是念在他表现良好,哪能给他好脸色。

静了静,唐芳年忽然道,“昨晚你这桃花诗,倒是极妙。”

这回换孙巧巧不说话了。

“白云庵脚下,倒是有一片好桃林。”

唐芳年念念有词。

孙巧巧转了转身子,不看他了。

唐芳年也转过来,笑眯眯地望着她瞧。

孙巧巧汗颜,“那真的是忽然冒出来,忽然就写了。”应该说是抄了……早知道就不装bī了,这回挨雷劈了吧。

唐芳年怅然若失状叹气,“什么时候也能为我写诗呢?”

孙巧巧气势汹汹地瞪他,“问世间情为何物……那不是给你的么。”

唐芳年面色红了红,眼底缀满欢愉,却还是叹气,“只有半句而已,算不得诗作。”

孙巧巧轻哼,“你也没写诗给我呢。”

唐芳年笑眯眯的,“我写了许多,回头给你送来。”

孙巧巧无语。他这人诗才敏捷,作诗跟喝水吃饭一样自然而然,那自然要做多少有多少了。

“我不擅长这个啊,你又不是不知道,还bī我,不是好人。”

唐芳年笑叹,“你这人面桃花一出已是桃花诗之冠。”

言下之意,不会作诗是假。

孙巧巧悚然,唐芳年都这么以为,别的人就更甚了。

“以后这种文会,我再不去了。”死也不去。如果是限韵诗的话,她连抄都抄不好啊,肯定露馅。

唐芳年竟也点头。

“不去也好。女子言辞锋利,总不饶人,会让你受委屈。”

孙巧巧深知自己战斗力低。如果是宅斗或者宫斗的话,肯定活不过两集。

回到家里,唐芳年果然转手就送来一沓诗作,从暗恋开始到京城时节思之如狂,再到现今的浓情蜜意,这人竟然做了三四十首。

其中有一首,孙巧巧背过的。宋·陈亮的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这一首是在京城写的?”指了宣纸问。

唐芳年点头。目中异彩连连,这的确是他最得意也最动情的一首词作。

“京中那客栈虽简陋,院子里却有一株老梅,听说几年不曾开花了,不想那日清晨推开窗扇,惊见老枝上冒出来两个花苞。心下激dàng,才有了这一首。”

孙巧巧翻白眼。“所以是梅花喜人,不是相思缠绵?”

唐芳年笑,“怎么会。那时迟迟等不到你来信骂我,我日日胡思乱想,一时恨不得立即回来悔过,一时又担心你已抽刀断水再不理我,心底没个安放处。”

孙巧巧无语。心想这人八成天秤元素较多。

“格调还依旧,啧。解释再多都没用,负了我就是负了我。”

唐芳年赧颜,不敢吱声了。

“你不是要诗么,磨墨来。”

唐芳年属làng漫派的,喜欢文青那一套,那就震震他。

辛苦背下的诗词,总要有个用武之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