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宫写小说+番外(262)

作者:今夜无风 阅读记录

你要说他写的不好,偏偏文笔确实在绝大部分人之上,但你要说他写的好,这生硬的叙述故事的方法,都达不到通俗小说的入门槛。

通俗小说重点便在于通俗二字,对文笔的要求没有其他文体高,要求的是易懂。

周承弋将这篇文看完,心情那叫一个五味陈杂,即想看他写后续,又又觉得这“前继”已经很伤眼了,再来一篇他真的不一定能耐着性子读下去。

尤其是发现最后一张稿纸是写给他的批判信之后。

关耳在信中以社会、个人、后续影响等多个方面痛斥了他这种开天窗的行为,觉得他这样是给其他作者带来不良影响,这样开天窗行为也是对他本身天赋的浪费,甚至还影响到了整个长安各体系的发展。

周承弋看续写稿子的时候,表情还只是迷惑复杂,到这篇信直接就懵逼呆滞了。

他都没想到有人能思维发散的这么厉害,将断更说成了会让社会体系崩塌的恐怖袭击,见微知著都不是这样见的,这越级碰瓷的高度那是俞仲翎看了都要高呼“吾不如也”的程度了。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有点眼熟,明明也从来没见过。

周承弋看过之后许久才在铺开的信纸上写了短短的一封回信,“你这个人当真是搞道德绑架的奇才,不当显微镜可惜了,别写小说了,还是去做御史吧。”

毕竟御史的用处便是天天挑刺,合法杠精,经常性道德绑架一下皇帝朝臣,以百姓都根本不在意的但“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方向来进行辩驳。

尤其是那个郑御史,那是你说你有三急要去拉屎都会跳出来反对一下,并说出三点以上反对理由,其中包括对皇上、朝臣不尊敬,上班时间上厕所等于摸鱼这类奇奇怪怪的言论。

而实际上只是因为上朝时间超过四个小时,而周承弋恰好早上起来的晚来不及放水。

可以说,郑御史非常适合这个工作,职业操守那是杠杠的。

“唉,等等,关耳,这不就是郑吗?”周承弋猛地反应过来,他赶紧扒拉前文仔细的重新看了起来,这越看便越觉得眼熟,在脑子里换成郑御史的画面和吼声,最后得出结论,“这不就是一个人吗?”

不去想还没发觉,一旦有了联想,就会发现这语气根本就是一个人。

得知真相的周承弋恍惚了片刻,赶紧将写了大半的回信收起来,同时把此信推远一些当做从都不曾翻开过,还拿东西盖起来。

真是就差超度了。

想到郑御史竟然也在追他的文,并且因为他坑了就开始写同人,周承弋突然觉得坑掉似乎也没什么了,甚至还想再开一次天窗。

当然想归这么想,周承弋却是不会这么做就是了。

他还是将《易宸昼的未来日记》写了个五千交上去,正巧是易宸昼在那座神奇的未来城来开始学习知识并传播自己的所知道的传统文化。

他得知他脚下这片土地竟然是个球,天上那些星星也是和他一样的球,有些可以住人,有些却环境恶劣不适合人长期居住,还有些看似就在眼前,却其实离这里非常之远等等总总未来所知道的常识。

而同时易宸昼这个有着很多星省的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是经历过文化断层的,且由于太过久远,很多东西的传承都已经是零星几人,成为了非物质保护遗产。

虽然周承弋只写出了五千字,但这已经是他在截稿日临近的这几天能做到的极限。他叫人将稿子给邓氏书坊寄去,收到来稿的邓氏书坊的编纂喜极而泣,一点都不嫌弃这仅有五千字的稿子。

老板虽然不满意,却也还能安慰自己,“便当做是给关耳的续写腾出来的板面好了。”

这篇续写之作,当真在长安掀起不小的热度,主要还是因为这邓氏书坊不改自己的拉踩宣传原则,给郑御史的这篇续写之作的推荐词写的是——原作者羽看了都开始重新更文。

虽然周承弋确实是在看了这篇文之后才开始恢复更新的,但又确实同这篇文关系不大。

然而书坊不管这些,他们一切自然都是从销量看齐,有羽的引流,看这篇文的人一下子激增。

有不少人被行文劝退,主要还是看惯了小说的白话文之后,再来看这些字词句,就像是吃惯湘菜的人突然开始吃岭南菜,那是真的,有些难以下咽。

严重怀疑周承弋重新动笔填坑是被辣到眼睛了,也有些人对文风不是特别挑剔,倒看了下午,然而真从里面发现了这篇文的闪光点。

有关于机器人是否有人的思维和智慧,而这样的发展是好是坏的问题,长安不少文士儒生产生了激烈的讨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