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风刀割面(496)

作者:璨钰 阅读记录

这话却是触动皇帝心事,忽必烈眼下更在意的,不是财货的问题,而是流亡海上的南宋行朝和新立幼帝。他闭目思忖半晌,才道:“漠北有伯颜和刘国杰镇守,一时无虞,是时候腾出手料理亡宋行朝了,否则总是朕心头之患。还有那个众人口称‘文丞相’,朕也不确知是何人,屡次起兵,着实恼人。前番于赣州被李恒击败,却又收敛残兵南逃,待其同小皇帝汇合,又是祸患!”

“臣闻宋臣于福建拥立新帝后,元军所到之地,一城不降,乱军纷纷南下,欲效力行朝,更有降元复叛者……若待成势,恐难收拾,望陛下早做定夺。”阿合马趁机建言。

“前番望风而降,而今一城不降,这南人的骨头也不都是软的!朕闻那个‘文丞相’,也是宋朝皇帝钦点的状元。同样是状元宰相,他和留梦炎却行事迥异。这些南人,还当真有趣的很!伯颜回朝时,曾对这个文秀才赞不绝口,如此人物,朕也想亲眼一见。”

皇帝目中露出神往的神色,寥寥几句,却说得我心下震动。这个文丞相,除了文天祥,还会有第二人么!

阿合马见皇帝对一个南人宰相赏识有加,着实不喜,却也只能附和圣意:“他骨头再硬,还硬得过元军铁骑?可惜一颗忠心所托非人,把持行朝的大臣对其处处排挤,到头来左右落不得好,徒劳一场。若能遇上陛下这般英主,才不枉费他一身学问!”

“这个文丞相,朕早晚要会一会。朕却要看看,执笔的秀才拿起刀枪来,又是怎样的风采!”

第212章 孤臣

当文天祥被押解北上时,已经是第二年的深秋了。

早在年初,元军统帅张弘范与宋军激战于崖山,此时文天祥已被元军俘获,亲眼目睹千艘舰船焚毁,十万将士溺亡,丞相陆秀夫背负小皇帝跳海殉国的壮烈惨景。至此,南宋行朝被元军剿灭,这个绵延三百年的王朝彻底湮灭于历史之中。

“……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釃酒人人喜。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当忽必烈读到文天祥的诗作时,默然坐了良久,仍是百思不解。

“他也知道自己是孤臣!”皇帝半晌才抛出一句话,笑着摇头长叹,而后将手中诗作掷到阿合马怀中,“蛮子国已经亡了,昔日宋主都对朕俯首称臣,他一介孤臣,还坚持个甚么!”

阿合马嘿嘿赔笑,双手捧住那诗作,举到眼前端详片刻,才道:“也许只是矫情罢。臣听闻,那个文天祥,北上途中,曾绝食八日,求死未果,复又进食。他既不肯白白死节,必有所图谋。这般托大,无非为自抬身价,以期得陛下看重,谋个好前程!”

忽必烈斜睨了他一眼,阿合马躬着身,仍是毕恭毕敬的模样,一脸谄笑,皇帝忽然觉得腻歪,抬手在他脑袋上就是一记:“尔小人心肠,勿妄自揣度!”

那厢“哎呦”一声,夸张地揉揉头,委屈道:“臣见识浅薄,一心想的只是忠于陛下,哪有这些秀才们弯弯绕绕的鬼心思!臣只是想不通,宋主已经投降,行朝小皇帝也已投海而死,所谓忠君,忠的又是哪门子的‘君’?瀛国公既已做了元臣,他若忠君,理应顺承上意,一并投降才是……”

阿合马兀自絮絮抱怨着,皇帝不予理会,只问:“文丞相眼下在何处安置?务必好生茶饭伺候,不得怠慢!”

“陛下属意此人,臣等何敢怠慢?”阿合马抬眼瞄瞄皇帝神色,仍做出一副无奈模样,“可恨这秀才矫情得很!孛罗丞相将其安置在驿馆,殷勤款待,哪料那秀才竟毫不领情,不吃不睡直坐到天明,旁人百般劝说不得。臣同孛罗丞相也曾先后劝降,都被严词拒绝。如此三日,臣等着实无奈,只得把他移送兵马司监守……”

他说了一半,忽而缄口,许是怕皇帝不悦,便留住话头,仍是观望。忽必烈只是负手而立,仰头闭目想了半晌,而后笑道:“也罢。他既不愿享福,吃吃苦头也好。好名求利的人总有软肋,是真心守节,还是图慕虚名,试一试便知。十年多来,南家思这块硬骨头都已啃下,一个书生的脊梁又能硬到哪里!朕有耐心等得。”

……

阿合马退下后,又有一众南人大臣求见,为的也是文天祥一事。忽必烈尚有耐心,便命人召入,而后转顾久立一旁的我,饶有深意的一笑。他的意思,自是让我好好观望两路朝臣如何“表演”。故宋福建制置使,现元廷刑部尚书王积翁行礼后便急急开口:“陛下昔日问臣,‘南宰相孰贤?’,如今,臣还是那句话,‘南人无如文天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