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霸宠:别跑,小厨娘(230)

作者:雁丘 阅读记录

以前李雁回总是好奇这古代的石桥是怎么建成的呢,那么重的石料怎么架上去的呢。

原来在建桥之初就架好了六座桥基,也是坚实的石料打造的,支撑着在上面做工,又搭了类似于现代的脚手架一样的架子,工匠们就在上面做工。

在干活儿的时候,还运用了杠杆儿和滑轮的原理,不得不说,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无限的。

像杏花村这样的小型石桥,用类似于赵州桥的石拱桥是最合适的了,工匠们一起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

桥身的主孔净跨度大概在三十多米,而拱高只有七八米左右,拱高和跨度的比例在一比五左右。

这样就的设计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无论是车辆还是行人,都是非常方便的。

不光是这样,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的特点,算得上是桥梁设计的经典了。

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建桥之初马老爷子就让工匠们把桥基打的牢牢的,还在河底铺设了稳定桥基的大型条石。

马老爷子说了,这样的桥建成了,别说百八十年,就是千八百年也是挺得住的。

这也是李家不惜银子,马老爷子才敢如此设计,一般的人家修桥是不会容许这么干的。

马老爷子在李家住的好,吃的好,每天在工地巡视着,也是乐呵呵的,算是圆了老人一辈子的心愿吧。

还有马老爷子的小儿子马天明,也是个能干的,工匠们调配的也是井井有条,手艺更是没的说。

日子像这塔湾河的水,流淌不息,杏花村的路就先修好了。

路基修整的平整,上面垫了李万峰从镇上买来的碎石子,又夯实了路基,上面铺了李万峰他们从河里掏出来的细河沙。

汉子们力气大,都是夯的实实的,走在上面是既平整有厚实,就是重载的马车行在上面也压不出什么痕迹呢。

刘管事拉过两次货,也是对这条路赞不绝口,不住地夸赞李万峰是个有眼光的。

第二百一十章 日子

通往村里的路建好了,村民们就都各自忙各家的活儿了,完工的时候,戴氏让王大爷特地去了镇上买了肥嫩的五花肉。

大概一斤一条儿,给参与了修路的各家各户都送了去,算是感谢,接了肉的人家,自然是高兴万分。

虽然出了力了,但是自家也是方便了不是,没有一个人不夸李家仁义,戴氏会做人的。

这么干也是李雁回给自家娘亲出的主意,这段时间这些人修路也真是吃辛苦了。

又赶上要秋收了,这人累的狠了,自然要补一补,免得自家做了好事儿,背后却有人嘀嘀咕咕的就得不偿失了。

家里条件好一点儿的当天就那这一条子肉打牙祭了,条件不好的,抹上了盐就挂在灶台后面,留着过八月十五,自家都不用买肉了,或者是留着秋收的时候给家里的男人补一补也是好的。

李家的作坊已经步入了正常运转的阶段了,每天都能出大概上千斤的煎饼和坑饼了。

万通商行来拉货也由原来的五天一次,改成了两天一次,来拉货的马车也由原来的三辆变成了七辆。

离着八月十五是越来越近了,李雁回跟着戴氏准备过节的应用之物,鸡鸭鱼肉自是不必说了,各样的干鲜果品也是准备了不少呢。

李家虽然最近支出的大了些,但是李雁回管账管的好,该提前打算的都打算出来了,正常的运转都是没问题的。

再加上镇上的铺子也重新开门迎客了,金氏的手艺没的说,李雁回的几道麻辣菜,很是受欢迎,收入还是不错的。

要没有这小饭馆儿的贴补啊,李雁回还真有点头疼呢。

爷爷还是负责收钱,冯锁柱倒是没有时间当跑堂了,他得忙着做小木罐儿呢,这蘑菇酱的生意也起来了,每次取货也是百八十罐儿呢。

李雁回不得不招了两个精神的小伙子,跑堂带收拾碗筷,给金氏打打下手什么的,这铺子的收入也稳定在了每天二两银子上下。

这是去了各项费用之后呢,李家饭馆儿的麻辣菜一出啊,把原来两家跟李家抢生意的小饭馆儿给挤兑了够呛,算是出了当初抄袭的那口气了。

这计算着节礼的事情,李雁回就算到了月饼身上了,这时候月饼都是镇上的点心铺子里出的,烤制的月饼,有豆沙馅儿和五仁、芝麻馅儿的。

李雁回就想到了在几个月以前自己做的那套白案师傅专用的工具了,这时候是该自己和它们露一手了。

“娘,今年的月饼咱们自己做,你看咋样?”李雁回跟戴氏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