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却天涯归故里(81)

作者:不辞归 阅读记录

谢承抿紧了唇,想起前世九王也说过同样的话。

他说江家无辜,所谓归隐的天心府势力也是子虚乌有,但这样的谣言,会搅得江家遗族不得安宁。

“所以我们家已经没有退路了。”姜羡余对谢承道,“从我遇到为忠王卖命的任逍遥开始,就已经入了死局。”

即便他不曾同任逍遥撕破脸,惨死于睿王府,身上的秘密迟早也会被任逍遥或者他背后的忠王注意到。

前世九王登基,才换得姜家一线生机——虽然他们没来得及见证九王是否为江家平反。

谢承沉默了一会儿,拉着他的手缓步往前走,“也许该让你同九王见一面。”

“嗯?”

谢承道:“他幼时丧母,被养在江太后身边,曾与先帝同吃同住数载,情谊深厚。前世他虽然用你的身世做筹码来拉拢我,但对你和姜家的关心,并不作伪。”

“他曾说,你和江太后有几分相似,先帝若是长大成人,也该是你这般俊逸飒爽的模样。”

第三十八章 今生:拉拢拜师我们回家

鹿鸣宴结束后,国子监的举子选拔考试如期举行。

京城的国子监几乎只招收官宦子弟,只有少数名额供给每省每届乡试前六的举人。金陵国子监则更多的向寒门子弟开放,只要通过选拔考试的举人,皆可入学。在国子监学满一定年限,就可通过举荐谋取官职。

段书文便是五年前入选国子监,若是明年再取不中,也只能拿到一封举荐信去谋官职,不能再继续读下去了。

自选拔考试到开班授课还有一段时日,免试的谢承打算同姜羡余、姜柏舟回扬州一趟。段书文向国子监告假,与他们同行。

姜柏舟安排好客船的那日,谢承再次接到了巡抚大人的邀约。

现任巡抚方志洲,年近五十,从京城外放到江南,来日回京,离入阁拜相也不远了。

前世谢承曾想不通,身为天子近臣,方志洲为何会投入看起来毫无胜算的九王麾下。后来才知道,看似母族不显的九王,其实是方志洲的外孙。

方志洲年轻时曾遗失一女。那女童流落至东南,被一位小官收养,养至十七,送入宫中做了宫女,机缘巧合之下,被当时还是王爷的今上收入府中,诞下了九王,至死都未能与生父相认。

方志洲其实早就怀疑那个位份不高的娘娘是自己当年走丢的女儿,但碍于局势,未敢与之相认。在她死后悔恨交加,便将一腔慈父心灌注到了九王身上,尽心尽力为他谋划。

他有私心不假,却也同九王一样,爱民惜才,深谋远虑,有明君贤臣之资。

前世谢承也是做过诸多考量,才选择投靠九王。

这次方志洲约见谢承,拉拢的话依旧说得很漂亮。

“你的考卷我仔细看过,文辞犀利,鞭辟入里,与陛下兴商富国的想法不谋而合,虽然你如今只是举人,但明年会试,可搏状元之位。”

方志洲捋着须,老神在在,“但你也知道,本朝虽不禁商籍子弟考科举,但商籍出身的官员,在朝中仍是受世家大族排挤。陛下想重用他们兴商富国,也是阻力重重。”

“所以,陛下才派我来江南富庶之地,甄选人才。”他瞥向谢承,语气郑重得煞有其事,“陛下想要的人,不仅要有兴商富国之才,还要心怀天下,顾全大局,既能忍辱负重,又能做那破旧除陋的利刃。”

这话谢承前世已经听过一遍,鹿鸣宴当日也收到过相似的暗示,这会儿神色谦逊而沉稳,垂眸道:“这般人才,怕是万里挑一的难得。”

既要会经商赚钱,也要能富国兴天下,还要做一个靶子任人攻讦,更要做一把尖刀,指哪砍哪。

关键是,表面上要做陛下的尖刀,背地里却要做九王的暗棋。

实在非常人之力所能及。

方志洲却叹道:“你分明懂我的意思,又何必如此自谦?若非看中你的本事,我怎会把你单独叫来?”

方志洲确实惜才,赏识谢承是真的,想替九王拿下谢家的财力支持也是真的。只不过你情我愿、诚心归顺,总好过威逼利诱,弄巧成拙。所以他招揽谢承,也是拿出了十二分的诚意。

“这……”谢承从椅子上起身,躬身拱手,“晚辈不才,唯恐难以担此重任,辜负巡抚大人的信任与赏识。”

方志洲听出他话里有松口的意思,称赞道:“我不会看错人,如今的年轻之辈当中,少有你这般沉稳谦逊、进退有度、不急功近利之人。我方才说的那些,并非要你如今就做到。你的当务之急是准备会试,切莫埋没状元之才。”

他拍了拍手边的一摞书,“我这有几本旧书,上头有我当年潜心研读所作的注记,想必对你应试有些帮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