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三句半(143)

作者:touchinghk 阅读记录

程云听见窜天猴般的声响,猛然回头,唇角露出一抹微笑。

“十一,你来了。”

以逸待劳整日的齐军如从天而降,自沧水北麓包围倭寇。本就强撑一口气集结的倭寇散兵再度被冲烂,队形稀乱。

混乱中似有主将下令撤退,慌不择路的倭寇骑兵连忙弃城墙而逃往山麓,却又恰恰撞进了等待那里的荀远手中。

四季山庄镇守阴山,百年来未有人下山。

数百庄众初次出山,却是为了保家卫国,堵截仓皇夺路的倭寇。杨庄主远远掷出一块黑石,坠落时却轰然炸响,碎片四溅。

荀远朗声大笑:“从未如此痛快杀过人!”

自溧阳赣州时所受的 苦楚被大胜的喜悦一一浇灭,热血浇湿土壤,只让人愈发沸腾激动。

“我荀远为何而生,为何而战?为护我华夏,佑我子民!”

李承衍亦战得痛快。穿云□□无虚发,在夜空中呼啸穿梭,他挥舞金刀一路奔向城门之下,连夺数名倭寇首级,刀尖血淌如溪。

城墙边正有一倭寇小兵蜷缩在烧焦的云梯废墟之后,李承衍杀红了眼,眸光淬血,恍惚间几乎回到赣州被倭寇屠城而自己无能为力的当时。

一丝犹豫都无,李承衍抡起金刀狠狠劈在那人颅顶。

暗红的鲜血混着脑浆喷涌而出,那人自眉心被分作两段,后背贴着城门缓缓滑下。

李承衍松一口气,正欲拔刀,却发现刀锋竟已深深嵌入城门上,丝毫动弹不得。

片刻后,朱红色的城门一点点打开,神机营都指挥使站在门后,怔怔地看着李承衍。

守城的不仅有神机营,还有蓬头垢面、瘦骨伶仃的百姓,一样怔怔地看着李承衍头顶的红缨。

有人高呼“齐王”跪伏在地,几乎是眨眼间,一个又一个百姓亦弯下膝盖,喃喃地喊着“殿下”。

李承衍面色不变,直视那神机营都指挥使的眼睛,恰逢烟花在空冥的苍穹缓缓坠落,李承衍身后齐军阵容整齐,手中高举穿云弩。

穿云□□无虚发,疾如闪电快过眨眼的瞬间。

在他们身后,被缴获的倭寇火门炮排成一列,犹如京师宫门前沉默的石狮子。

不远处的山麓上,仍有齐军大将荀远载着成吨的硝石和硫磺,只等待齐王李承衍一声号令。

内战数年,倭寇来袭。一场血战之后,城中守将弹尽粮绝,却迎来了浴血重生的齐王。

战无可战。

四皇子亲信、宫变时立下汗马功劳的神机营都指挥使嘴唇嗫喏,目光在李承衍的脸上与他手上染血金刀游移,片刻后,终于亦跪倒在地,低下了高昂的头颅。

“神机军都指挥使携三千残兵,见过齐王殿下,愿为齐王殿下所用,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再无二心。”

李承衍沉默片刻,才开口问道:“城中为何只剩下你?”

为何守军会由神机军都指挥使率领投降?

定王程云…人又在哪里?

神机营都指挥使连头都不敢抬,瑟瑟发抖奉上铜令牌:“定王他…”

“战死沙场。”

————————————————————————

登封元年十一月,齐王李承衍连夺邯郸、真定、河间府,直逼京师。

神机军、三千军不战而降,五军营提督亲上城楼,下令大开城门,迎沧水河畔全歼倭寇的齐王李承衍入京勤王。

是夜,早已被燃成废墟的重华宫再起大火,赤色的火焰沿着高耸的屋脊蔓延。

宫城陷落,京师大火,四皇子火中不知所踪。齐王李承衍遣中使于废墟之中翻出帝后尸体,停灵七日落葬,谥戾。

登封元年腊月初五,齐王李承衍登基。

中原十余年动乱后 ,终现安稳盛世雏形。

李承衍静静站在承乾殿前,抚着久违多年的白玉栏。

炮筒声响突然划破天籁,白日燃起焰火,在湛蓝色的苍穹上留下淡淡的、隐约的灿烂痕迹。

伴随着礼炮声响,京师城中万民臣服,高呼:“吾皇万岁。”

一时间恍如隔世。

恍惚间,他仿佛仍是那个垂髫孩童,牵着父皇的手站在高高的云阶上,懵懂地看着脚下匍匐的人头。

父皇问他:“十一,你想要什么?”

他捏捏父皇的手,小声问:“阿爹,三琯在哪?”

时间如白云苍狗,沧海桑田。

李承衍看着天边缥缈的云烟,轻声说:“我要海清何晏,我要天下太平。”

转过身时,眼中浮现的却只是那夜烟火怒放,她耳铛上反射着的细碎的星光。

——————————————————————

京师不远,西山北麓。

却还有一个人,同样也在看着缥缈的云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