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三句半(57)

作者:touchinghk 阅读记录

没有纷争,没有刀枪,随心所欲,与所爱在一起。

不说谎。

小女儿心肠,说愿望都如此简单。

她呼吸渐沉,程云却在她身边缓缓蹲下,凝望她的侧颜。

“国在,江湖才能在。若是举国动荡,纵是江湖儿女也只能蝼蚁一样。大浪将至,这世上有几人能如你我一样,在这快活林中偏安一隅?”

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

“父母之仇,不可不报。昏君误国,不可不恨。三琯,明日一早,天光大亮,阳光会照在石床上。”

“等你醒来,请一定记得,要像今天一样笑啊。”

他垂下眸,粗糙的手指抚上了她白皙的手腕。

一个小小的木盒套在了她的手腕上。

樟松所制,轻巧如燕,疾如闪电,速度快过眨眼的瞬间。

“日后我弟弟程四要,就拜托你了。”

————————————————————————

石屋之中,师父手握炭笔,正在宣纸上细细描画。

“你看,这穿云弩以文竹为管,外壁留孔,再以樟松为支点,借力射/出,设计极为精巧。”师父轻声道,“若我没有猜错,原本的设计…这个孔隙 ,原本是用来装填火药的。”

程云俯身,目不转睛:“火药?”

“不错。你的穿云弩以松竹制成,虽然精巧,却不能作火器用。若填火药,你想…”师父挥着手,

“砰!”

“火药会炸,竹木难以承受,穿云弩会自燃。”程云说。

“对啦小云儿。所以你的穿云弩,它只能装填金叶子。否则用不了两次就会炸了。”师父微笑,“可是同样的结构,若是换成铜铁制成,再用在军中,就会是万夫莫开的火器了。”

脑中一个模模糊糊念头浮现,程云抬头看师父:“…初遇三琯时,她带着的金叶子…”

师父点头:“就是为了穿云弩准备。”

“我与东方庄主多年前曾见过你阿娘。她那时风华正茂,灵秀动人。”师父微笑,“若说东方无否是因为我那一个雪山飞狐的故事终身不娶,那恐怕太高估我忽悠人的能力了。”

三十年前惊鸿一面,罗敷有夫。

有爱难诉,有苦难言。斯人已逝,怀念她都逐渐变成了对她声名的亵渎。

“定王得了穿云弩,你阿娘还曾写信给东方庄主。”师父回忆道,目中闪烁点点光芒,“信里她写,扶桑客商,赠一宝物,可作袖箭,疾如闪电。只可惜未有相适之箭簇,难有大用。”

信外东方庄主伏案落笔,泼墨成章:“这又何难?彩云栖翡叶,晨光耀珊瑚。特制金翡叶一枚,夹于信中,可作箭簇。”

疾如闪电,快过眨眼瞬间。

“穿云弩送给太子,原是我的主意。”师父眼中星光细碎,“万岁昏庸不堪大用,定王为万民计献上穿云弩,是我说服他,送给太子总好过只顾吃喝享乐的帝王。”

可最终换来的,却只有一夕之间定王府倾覆,百余人丧命。

定王府世子沦落江湖十年,成为了偷鸡摸狗的小乞丐。

所有结果都原因,所有原因都有结局。

一念善心起,本该万般福报纷至沓来。可定王府百余人命,这十年生灵涂炭,又该是谁来挽回谁来承担?

“世子爷日后可与我家小三琯留在这快活林中,简单肆意度过一生。而我身上有国恨有家仇,有该背负不可逃避的责任。”师父拍拍程云的肩膀,眼神坚毅。

“日后我徒弟郑三琯,就拜托你了。”

————————————————

“师父深明大义,为家国计,愿舍生赴死,踏乱世死局。”

“我虽身无绝技,却也同样有一腔热血和复仇之心。”

覆灭的家是他的家,乱世的国...亦是他李承云的国。

程云背上小小一个包袱,站在师父的面前。

师父眉头紧锁:“可想好了?此行艰险,未必能全手全脚回来。”

程云神色平静,缓缓弯下膝盖,深深伏地:“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第37章 君臣父子 是谁说生而为臣,便当永世为……

六月中旬, 四皇子于金銮殿上慷慨陈词,称江湖三十六门派“豺狼成性 ,包藏祸心, 欲僭号称王, 实乃朝廷心腹大患”。

七月, 十一皇子李承衍奉旨剿匪, 率八千精兵自京师一路北上,自豫中经潼关直插甘陕。

七月中旬, 雪片一般的奏折自各地递到万岁的案上。

“剿匪不力,拥兵自重, 不司报国, 海内寒心。”万岁揉着眉心, “十一不过是个孩子,第一次领兵, 你们奏章上把他写得如此大逆不道, 是想说他谋逆?”

朝臣跪了一地。

四皇子端端正正跪在其中,连眉头都没有动一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