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三句半(86)

作者:touchinghk 阅读记录

若说打探消息,以往她也曾有过,并不见李承衍发怒。

为何今晚如此特殊?

王姑娘正是迷茫不清时,转过头却看见郑三琯环抱着手臂,静静站在营帐中。她衣襟略有散乱,望向她的时候,轻轻屈了下膝。

王姑娘不寒而栗。

这个姑娘是毒瘤。

偏生齐王像被灌了迷/魂/药,怎么也不肯醒转。

————————————————————————

连换数名军医,俱不知道郑三琯身中何毒。

天边泛起鱼肚白,李承衍还欲再召郎中,三琯疲惫不堪,挥挥手道:“...说了一万遍了,死不了。你今儿不是还要打仗?守在我这里做什么?再营造一次醉卧佳人粉红帐中的假象,好去偷袭四皇子?”

她困倦地蜷在他榻上,乌发散乱在雪白的颊边,看起来格外惹人怜惜。

李承衍伸手搭在她腕上,一时又分辨不出有何异常。

两军交战在即,着人送她走已然来不及。如今情状,只能送她去伤兵营中。

李承衍看了眼睡着的三琯,整理衣袖掀帘出门。

却不知,在帐帘落下的那一瞬间,原本闭着眼睛酣睡的郑三琯,一骨碌坐了起来。

————————————————————————

十月初十,原本齐王大婚的好日子。

李承衍率军北上,经五行山穿过冀鲁豫交界,于邯郸城下,遇到了御驾亲征的四皇子。

邯郸自古便是军事重镇,易守难攻 。长平战神白起兵败邯郸,绝了秦襄王一统六国的野心。李太白写《侠客行》,“救赵挥金锤,邯郸皆震惊”。

李承衍骑在马上,立于城下,定定地看着城墙上的那个、在他年少时曾讲过《侠客行》给他听的老道士。

那一瞬,他有些许恍惚。

打小,三琯便十分喜欢师父讲的故事,总会绘声绘色学给他听。

不知为何,那时的李承衍便常有种感觉——她的师父,似乎并不喜欢他。

少年人那一点别扭的小情绪,让每次三琯提起师父的故事时,李承衍都会努力装作不甚在意的样子。

他手里握一卷书倚在太师椅上看,迟迟没有翻动一页。

耳朵却竖得尖尖的,生怕漏过她一个细节。

“只见那乞丐夺过烧饼一口咬下,这才发现烧饼中竟然藏着卖饼老汉拼死保护的玄铁令...”

小三琯的眼睛亮晶晶,李承衍听得入迷,没由来对那江湖心驰神往,喃喃道:“待我长大,也要结交江湖群豪,找那玄铁令。”

如今他当真长大了,也当真结交了江湖群豪。

他没有去找玄铁令,可他找到了穿云弩。

一切都变了,又似乎没有变。一如此时此刻,站在邯郸城墙上那个仙风道骨的冲虚道长,望着他时眼中的憎恶与轻蔑。

冲虚道长站在四皇子的身边。

而他搀扶着另外一个人——

太上皇。

一年多未见生父,李承衍远望老皇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离京之前,老皇帝尚且圆润健康。自宫变后四皇子入主承乾殿,没出几个月,老皇帝已被折磨得瘦削憔悴,仿若七八旬老朽。

李承衍勃然大怒:“四哥,你对父皇做了什么?”

四皇子搀扶着老皇帝:“十一弟,你受奸佞谗佞,误入歧途!父皇这一年日日为你忧虑,花白了头发!十一弟,父皇盼着父子团圆,你切勿执迷不悟,做那不忠不孝之徒!”

李承衍冷冷道:“一年未见,四哥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功力着实见长!”

四皇子高声道:“十一弟若是不信我所言,不若让父皇亲口告诉你! 只要你放下屠刀,缴械投降,以往一切我都可以既往不咎,将齐鲁做你封地!”

李承衍嘲讽地勾唇,理都不理四皇子的表演。

然而太上皇身边的冲虚道长,却扶着老皇帝,稳稳当当走上前。

也不知冲虚道长附耳对太上皇说了什么,只见太上皇哆哆嗦嗦走上前,对城楼下的李承衍喊道:“阿衍,你怎的还不来接我走?阿衍,你到底去了哪儿?”

李承衍心痛如绞。

太上皇还在说着:“在外玩够了就回家吧,父皇在承乾殿……”

他突然住了口。

许是因为承乾殿三个字勾起了什么回忆,太上皇神色剧变,口中喃喃:“可我不住承乾殿了……我住宁寿宫!”

“阿衍!”太上皇仿佛刚从梦中醒转,猛然大喊,“阿衍快逃,你四哥要杀你!”

第53章 刀剑无眼是如何落到如今境地?

老皇帝也许昏庸至极, 可他拳拳爱子之心着实令人动容。

在胁迫之下神智都已不清,却还记着要提醒自己儿子危险迫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