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八零年代俏寡妇(118)

作者:长亭君 阅读记录

“那好,我就用门面入股,你们的钱就买些锅碗瓢盆和日常开支,如果钱不够,我也可以先垫着。”

“够了,够了,我和你三哥在县城卖包子也赚了些钱。”周春香觉得他们家已经占了小姑子不少便宜了,这钱肯定不能再让她掏。

“没事,有啥困难直说,大妹三姐弟读书也要钱呢!”杨美玉担心他们钱不够用。

“不够我们会开口的,孩子读书的钱我们专门留在一边的。”周春香也是个有划算的人。

“好,嫂子,这里离火车站近,吃饭的人多,你们开始试着来吧,不要弄太多,也别怕亏损,摸索着来。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弄。”|杨美玉想放手让他们自己干吧,房子是自己的,反正亏不了什么钱。

等到三哥把托运的东西外包装拆开,杨美玉才发现三哥几乎把县城的家搬来了。

“三哥,你把家具都搬来了?”

“都是新做的,送人太可惜了,我和你嫂子想反正这边也要买家具,不如省点钱。”杨忠奎摸摸头,一脸憨笑。

不仅搬来家具,还有棉被,米面干菜,铁锅,杨美玉腹诽:要不是酸菜坛子容易损坏,估计他们会把酸菜坛子和酸菜一起托运过来。

等三哥把床拼好,书桌等归置整齐,本来空荡荡的房子终于像个家的样子,其余的等他们自己慢慢安排吧!

三人把铁锅搬下楼,看了看门面里缺的东西,一个下午就补齐了。桌椅就用原来的,坏的地方杨忠奎修修就可以继续用,又能节约几个钱。

两口子摩拳擦掌,和杨美玉说要把行李都拿过来,准备让孩子们先到这边适应下,锻炼锻炼胆子,毕竟人贩子在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

看三哥两口子的样子,杨美玉知道留不住他们,就和他们一起去招待所结账。等清理行李才发现,足足有一个麻袋和一个行李袋的东西是杨美玉的。

麻袋里面的腊肉和腊排骨及干菜都是周春香的大嫂专门为杨美玉准备的,去年托杨美玉的福,她家也过了个肥年,熏了半边猪的腊肉。今年还指望着杨美玉带着她一起做服装生意呢!

另外一个行李袋的东西都是周春香准备的,有家乡特有的酸鱼酸肉,干茄子干笋子等干菜,自己家腌的腊肉,自己家熏的豆腐干。

盛情难却,杨美玉不收下怕三嫂不好想,只好让三哥帮着把这些东西搬到自己家。又把自己家的京市糖果点心和单位发的水果分了一半给三哥带过去。

晚上等孙剑辉回来,杨美玉对着这许多的腊肉发愁,“剑辉,看爸妈还要腊肉吗,这么多怎么吃得完?”

广市的天气不比老家,腊肉这些如果不放冰箱可放不了多久。

“还担心吃不完,韩铁马上就要回来了,他爱吃这个。实在吃不完还不简单,就放在三哥三嫂的店上卖啊!”孙剑辉初八一上班就忙得不得了,正在做下部队的准备工作,估计正月十五以后就要走了。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杨美玉想自己可真变傻了,吃不完可以卖啊,到时让三哥店里也弄个腊肉煲仔饭试试。

“亲爱的,你可真聪明。”杨美玉踮起脚奉上香吻一个,本来想蜻蜓点水,却被他紧紧抱着来了一个法式深吻。小丫今天到老妈家和两个哥哥看电视去了,两口子才少点顾忌。

孩子不在家,杨美玉被吻得情动,回应得热情了些,招惹了自家的男人,自然被吃干抹净,在昏昏沉沉睡去之前,杨美玉心想,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煲仔饭本来就是起源于粤省,腊味煲仔也挺有名气,杨美玉觉得三哥的店经营煲仔饭也不错。

她想起后世老家改良版的煲仔饭,米饭用小砂锅煮,但是菜却不是像粤省的煲仔,粤省的煲仔是等米饭快熟之前把菜放在里面一起焖熟的。而老家改良版的煲仔的菜则是现炒的,炒好直接把菜放在煮熟的煲仔饭上面,再配一个煎蛋或者半个咸蛋,一份汤。

杨美玉想让三哥试试经营改良版的煲仔饭,看看反响好不好,再做决定,反正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菜市场好像有小砂锅卖,杨美玉直接去买了六个,提着到了三哥店上,打算和三哥三嫂说说这个煲仔饭。

三哥三嫂两个勤快人早已经把店里店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煤火也发起来了,准备明天先试着卖稀饭,包子和饺子。

杨美玉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们说了下,后面院子里还有个大厨房,如果煲仔饭反响好,就请人重新打灶,煲仔饭本来就起源于粤省,打灶的师傅应该会知道怎么打出一次可以煮十个煲仔的灶来。

煲仔饭对米的要求比较高,必须用好米。煮之前必须先在砂锅底薄薄的抹一层油,这是关键点。另外就是火候控制,煮惯柴火饭的三嫂应该是行家里手。因为在老家用铁锅煮饭也有习惯让锅底留一层香香的锅巴,现在换做砂锅,三嫂摸索几次就应该能掌握火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