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的“白月光”跟我跑了[快穿](301)

作者:半妖的风情 阅读记录

而公主就这么看了无缘半响,心中潜藏的期待在他无波无澜的神情中彻底熄灭,眼神也跟着暗淡了下去:“那藏玉就祝无缘大师早日成佛得道。”

说罢,甩袖而去。

无缘望着那道仓促离开的背影,一点点消失在眼帘,无任何波动的眼瞳荡起了微波,最终摇头轻叹了一声,正欲转身,身后忽地响起一道清泠的嗓音——

“你不后悔?”

无缘滞了一瞬,极为自然地转过身来,却见得是一着白色对襟袍服的少年。

少年怀中抱着个乖巧的小姑娘,二人生得属实好看。

尤其是少年,额头饱满,鼻梁高.挺,眉眼狭长,迎面望去面上不见半分瑕疵,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纯净得如最好的墨玉。

且少年通身的气质清贵,一看便知不是普通人。

“阿弥陀佛。”无缘低头念了着佛号:“不知施主此话何意?”

无缘不认得秋昀也正常。

他出家的时候,秋昀不过才八岁。

秋昀一瞬不瞬地盯着无缘。

俗话说相由心生,无缘的眉眼看似无情无欲,可眼瞳深处却藏着几分悲色,显然是对藏玉公主还没忘情。

他放下怀里的明珠,小声嘱咐小姑娘别跑得太远,旋即伸手示意无缘入座。

凉亭里备有茶水,以供香客饮用。

秋昀倒了两杯,推给无缘一杯,无缘道了句谢,他自己端起杯盏抿了一口,方道:“齐衡,其实你——”

啪的一声,无缘手里的杯盏打翻在地。

秋昀好似没看见他的紧张,继续刚才没说完的话:“其实你不必躲在这里,当年你进京没多久,陛下就已经知晓了,甚至还默认了藏玉公主助你母亲和侄子们逃出天牢和南国。”

听到此处,无缘嘴唇嗫嚅了一下,知晓辩解无用,怅然道:“难怪当年公主想以死脱身时,陛下会突然派御医前来为公主诊治。”

当年梁国传来消息,梁皇重病,藏玉公主想以死脱身,回梁国取代梁国太子的身份。

却在实施的过程中,陛下赐来两位御医,不过半月,便将服用了秘药的公主给‘救’回来了——那个秘药是昔日嫁给他的沈江亭用来脱身用的。

昔日.他逃去梁国,书砚给他的除了一封父亲写的信,还有这样一包药,目的是以防他万一被抓,可以借此逃生。

想到此,他微皱的眉头舒展了开来,起身朝秋昀拘了一礼:“多谢公子为无缘解惑。”

“无须客气。”秋昀示意他不用多礼,又道:“藏玉公主此番前来,应是知晓了陛下即将退位一事,昔年承德太子入京时,他对太子颇为亲近,料来待得太子登位,以早年结下的这番情分,与驸马和离当不是问题。”

“原来如此。”无缘眸光闪了一下,也不将对面的少年当小孩看,颇为坦然道:“当年贫僧与公主分道扬镳,不过是因观念不同,贫僧所求不过一真心之人,而公主心中装得太多,给不了贫僧想要的。如今缘分已尽,贫僧也早就看开了。”

“那你的亲人呢?”秋昀说:“你的亲人现在都在梁国,你若是不想与藏玉公主在一起,也可去梁国寻你的亲人。”

“阿弥陀佛。”无缘摇了摇头,眉目舒朗:“贫僧是出家人,已经了却尘缘,放下了前尘往事,今只为无缘。”

秋昀偏头看他。

他微微一笑,笑得和善慈悲:“公子能知晓贫僧俗家身份,想来定是陛下最为宠爱的安王,说来,贫僧早年还与你父有一段孽缘,不知你父可还好?”

这句话算是试探。

也是他根据秋昀年纪得来的猜测。

“……”秋昀嘴角抽了一下,默认了自己的身份:“能吃能喝,还能打,挺好的。”

“那便好。”无缘微微点头,好似放下了最后一个心结:“贫僧心中最愧疚的便是你父,今日知晓他好,贫僧也算是了却了最后一桩心愿。”

无缘说这些话的时候,就仿佛是在说他人的故事一般。

眉眼始终带着笑,好似那些尘缘与经历过的岁月不过是一段书写在书本里文字。

秋昀心中暗自点头,看来这一世的无缘有希望勘破一切,合身天道。

从青山寺回来后,秋昀见过国公爷父子。

这父子俩已经从陛下口中得知他不日要前往封地,想着日后难见,便趁还没去封地,留他在府中多住几日。

夜色降临时,沈江亭抱着一坛酒踏进秋昀的院子。

‘父子’俩就着月色,坐在院中凉亭痛饮起来,喝得正酣时,满头银发的国公爷背着手走进来,嗅得空气中飘散的酒味,他轻哼了一声,大步靠近二人,冷不丁道:“你们两个兔崽子,喝酒也不叫上老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