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她只想报效国家(快穿)(66)

秦蓁向来一夜好眠,几乎不做梦。

苏慧兰深呼吸了一口气,“我们村有个算命的说,明年咱们这不怎么下雨,会很旱。他是我们那里出了名的神算子,所以我就去学校找了一位水文系的老师,他说今年咱们这降水的确是比往年少了些,而且观察省里的几个干流和湖泊,水位的确下降了些。”

年轻的姑娘深呼吸了一口气,“那个老师说,明年有可能有旱情,只不过他写信给中央一直没回音。”

“秦蓁,咋办?”

秦蓁没想到,苏慧兰回家探亲,还有这么一番曲折。

“我们贸然写信只怕不好使,不过……”

“可以跟唐将军说。”

两人异口同声。

唐奎之前虽然不在中央,但总有点关系,想要把信递过去也有办法的吧?

另一方面,面对即将到来的旱情积极应对。

起码十万转业官兵组成的军垦大队可以联合起来,积极的防患于未然。

从作物种植到积极的开凿水渠兴修水利,总之有备无患。

“那万一明年风调雨顺呢?”

唐奎看着两个年轻的姑娘,他觉得手里这封信有千钧重,“要是风调雨顺,你们怕不是要戴上妖言惑众的帽子,甚至被打成右`派。”

右`派。

她倒是听说,有一些知识分子就因为成分问题,被送到北大荒进行劳动改造,不过没到他们驻地就是了。

这个词让苏慧兰有些心虚,她几乎是下意识地看向秦蓁。

站在她旁边的年轻姑娘神色坦然,“那我宁愿被打成右`派。”

苏慧兰当即明白秦蓁话里的意思,倘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她秦蓁一人的荣辱得失又算什么呢?

适才的惶恐不安前所未有的可耻与可怖,苏慧兰挺直胸膛,“也算我一个。”

……

“那后来呢,奶奶你真的被打成右`派了吗?”

年幼的孙子并不懂得左与右到底有什么区别,他只是单纯的好奇而已。

“没有。”已然年迈的苏慧兰退休后被返聘,她是国内出名的土壤肥料学家,即便年老后也坚持在科研前线,是共和国宝贵的财富。

而在这个周末,苏慧兰不过是给孙子讲故事的老人而已,“那一年啊,真的干旱,我们平日里捉鱼的水泡子都干涸了大半,我们那一年晾晒了好多咸鱼干,总觉得嘴里都是刺。鱼没了水,肉可真不好吃。”

她年轻时没来得及年少轻狂,在与大地的接触中,锻炼出这几分沉稳。学生们说她优雅从容的老去,但她却又有羡慕学习的对象。

“那奶奶你们的庄稼呢?”

“我们的庄稼啊。”苏慧兰笑了起来,额头上遍布着皱纹都透露出笑意,“我们的庄稼还是丰收了呢,因为那两年我们一直在挖河渠,挖井。你去过那里的农场,看到了那些现代化的喷灌设备了对吗?”

看着小孙儿点头,苏慧兰笑了起来,“那些呀,都是五十年代末我们弄得。”

“怎么可能?那时候咱们国家能生产塑料管吗?我记得当时还大炼钢铁呢。”

“对,咱们国家没有,不过我们可以去跟别人换啊。”

每天在黑龙江上,都会有小船运输着铁管过来。

一开始秦蓁想要的是铁矿石,但是他们这没工厂,加工也不方便,所以就要钢管。

“你看现在的陀罗县,是中俄边界最重要的贸易口岸,那是我们留下来的。”

私底下的贸易往来有军垦部队打掩护,没人会查到他们头上。

在五十年代末,他们就开始兴建现代化的大农场。

配备了各种农机器械和地下喷灌设备,一开始喷灌设备还不多,主要依赖河渠,靠着种植耐旱的土豆、红薯和玉米,度过了那艰难时期。

“我们不止安然度过,还给国家交了好多粮食,你知道有多少吗?”

小孙儿想了想,觉得自己猜不出来,“多少呀?”

作为北大荒人的后代,他知道现在的北大荒有上百个大型农牧场和二百万公顷的耕地。

“五百垦荒志愿者,还有十万转业官兵和两万家属,在59年的冬天,交给了国家二百亿斤粮食。”

二百亿斤什么概念?

59年全国粮食产量减产,全国粮食产量堪堪达到三千亿斤,较之于上年减产高达17%。

而十二万北大荒人开垦出良田二百万公顷,上交国家的粮食占全国粮食产量的百分之七。

小孙儿不相信,“这怎么可能?现在的北大荒粮食产量也才四百亿斤,奶奶你说过的,咱们国家粮食增产,那是引入化肥、有了高产的种子、还有农药、水利共同作用下这才提产的。”

苏慧兰看着具有辩证精神的小孙儿忍不住笑了起来,“对的,现在的北大荒啊,是很好,那也是踩在秦蓁和十二万垦荒人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不爱吃地瓜玉米吗?”

番茄菜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