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了状元的系统后我只好给他当爸爸(16)

作者:辛宸 阅读记录

以父亲的名字命名,是方一茗的提议,毕竟方渊曾经是状元,还有御赐的谥号,在读书人中的名声极好,如今开放的藏书也大多有他的批注,还有一些他收集的策论和历年试卷,时政策论等等,如此以他的名义开放,供人借阅抄录,既能够吸引读书人,也能够为父亲积攒名声和功德,这般传下去,比生个儿子继承香火更有用。

渊楼选址在朱雀门西街上,那本是方夫人陪嫁的一个铺子,原本就是做文房四宝生意的,后来因为方渊喜好收集古籍善本,也拿了书局的章子,腾出一块地方卖书画古籍,有买有卖,却因为方渊的喜好,这个铺子一直都是赔本赚吆喝,几乎没什么利润。

后来在方渊去世后,方夫人无心经营,大部分铺子都典出去让别人经营,唯独这个铺子,她一直都留着,哪怕赔本也在做。

如今方一茗要开书馆,她虽然不知道图书馆的含义,但听她说得头头是道,又以渊楼为名,就干脆将这间铺子的契书和人手都交给了她,全权由她处置。

方一茗悄悄去看了一趟,不由吃了一惊。原本对自己穿越过来的身份认知还远远不够,现在总算知道,为什么方家的大伯二伯,一直都对三房心心念念地惦记着算计着。那郦庄外表平平无奇,内里锦绣文章倒也罢了,这渊楼的原址,竟是个三进三层的铺子,前店后坊,前面三层楼从普通书籍到古籍善本,书画拓本,珍玩古董比比皆是,一层比一层金贵,光是这楼中珍藏,就算是“赔本”,只怕也得赔个几百年才能赔干净。而中间是掌柜的休息处和“贵宾接待室”,后院则是书坊的工坊,可以自行刻板印刷,连工人的宿舍都在后院工坊中,简直就是个从制作到售卖一体的综合图书工厂。

如此算起来,方夫人的陪嫁,怕是比方家的资产只多不少。方家那两房人丁兴旺,几十口子人挤在一个院子里,可不就盯着孤儿寡母手里的这大笔财产眼红吗?

这时代并不禁止寡妇改嫁,只是一嫁由父母,二嫁由自己,方夫人的母亲已过世,早早将自己的陪嫁都给了她,方家其他人想要她再嫁收回些嫁妆也被她拒绝,这才留下了大笔资产,成为以后书院的奠基石。

方一茗不禁感慨不已,“原来我真正的金手指,不是小科你啊!是我的亲娘方夫人啊!”

小科:“她可不能帮你教学生,也不能帮你完成任务,怎么能算金手指呢?”

方一茗摇摇头,指指眼前的渊楼,“你错了,她给了我最大的一个金手指,叫钞能力啊!”

书中自有黄金屋,可黄金屋也能换来万卷书,虽然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任何一个时代,不差钱的时候,很多事都会容易办得多。

就比如现在她要建的图书馆,第一批书,就是来自方渊的藏书。可若是只靠她自己,光是整理和抄录分类,就绝非一日之功,没个三五年都修订整理不完的。可现在有了方夫人做后盾,有渊楼做招牌,她就可以打着这个旗号,让国子监的同学们,来帮忙做苦力。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是时候,发动群众的力量了。

“母亲,你知道石头汤的故事吗?”

“从前有个和尚走到一个村子里,想要化缘点吃食,可村子里的人很冷漠,平日都互不来往,又怎么肯对一个陌生的过客施舍?于是和尚就拿出了一块石头,向佛祖祈祷,找一户人家借了口锅,说要用这块石头,炖一锅石头汤。”

“村民就很好奇,石头怎么可能炖汤呢?和尚说,只要心诚,这块石头就可以炖出十分美味的汤。于是村里的人都跑去围观,想要看看和尚怎么用石头炖汤。和尚说,他现在炖的只是普通的石头汤,如果加点调料,味道会更好。于是就有人拿来了调料。石头汤散发出了香味,就有人问,可不可以加点菜?和尚勉强答应,让他加菜后可以分享石头汤……”

方夫人若有所思,“然后呢?”

“然后又有人拿来了萝卜白菜,甚至一根骨头,还有在村口树林里捡的蘑菇和野葱,这锅汤散发出越来越香的味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加菜,大家都想分享这锅汤,于是加入了更多的材料。”

方一茗笑吟吟地看着方夫人,“母亲,渊楼,就要炖一锅石头汤呢!”

第九章 七宝茶 诗成蜀锦粲云霞,宫样……

方夫人虽然在闺阁之中也曾学过厨艺,但仅限于仆妇们准备好所有食材,洗干净切好,她负责装花摆盘,下锅时动两下锅铲,提出一些比较风雅的配菜方式,至于真正炖汤需要的步骤和操作,她是没有实践经验的。

上一篇:我靠算卦发家致富 下一篇:赖上小厨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