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1065)

作者:興昭五 阅读记录

姬则得到这句话,还算满意。

“太女大婚,莫老打算前去?”姬则相信萧宁是希望莫家的人前去参加她的婚礼的,但莫家的人,有脸或是无脸,却是未必了。

“大昌尽一国之利,将以修史,然,老朽确实没有脸面再见萧家人。我手中有一些藏书,且让儿孙们送到长安,送到太女手中,就算我这个当外祖的送她一份新婚贺礼。旁的,便罢了。”莫非羞愧地完全抬不起头,话说着更是低下了头。

姬则对此事无强求之意,而且她今日可是私自出梁州,若是传扬出去,又是一桩麻烦事。

“我今日前来......”

“我从未见过国公。”莫非亦明了其中的规矩,一方大吏,无诏不可私自离开治下之州,姬则愿意为萧宁和萧评冒险,观姬则眉宇清明,并非愚蠢之人,可见那两位定也是人中龙凤。

他既对萧宁无恩亦无义,也没有资格毁了萧宁身边的能吏。

姬则起身作一揖,“莫公大义,我代殿下谢过莫公。我也谢过莫公。”

莫家放下莫忧之事,姬则心下便放心了。

她是自私,因萧宁那是她的夫,萧宁也是她一生尽忠之人;不管任何人,若是损及他们,姬则都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解决。

“国公骂得对,是我们莫家人太狭隘了,从未给予过,却只想不断索取。我们莫家欠萧家的,就算是一条人命同样也还不上。当是我谢过国公。”莫非更是朝姬则行以大礼,谢过姬则。

姬则也不再多言,只是同他再作一揖,“则,先行告辞。”

“不送。”姬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被任何人察觉才是最好的事。

只是待姬则回到梁州时,却听说莫家除了莫非一对老夫妻外,其余人都往长安去,以莫家之力,助朝廷修史。

莫家就算不出仕,能以文扬名天下,将来也会前途无亮。

随后,萧评与姬则来信,道是莫家莫恢再一次见他,却是不愿意再提莫忧之事。

萧评最后在信中问了一句:此事,国公何为也?

远在千里,他倒是猜得出来姬则在其中未必没有动手,因而事情才能解决。

姬则面对这不确定的一问,自是装糊涂。

日常与萧评的通信,多是说起朝廷之事,如萧宁选中程永宜为太卿。

程永宜,家世简单,无家族拖累,于萧宁而言,没有拖累就是最好的选择,姬则甚以为萧宁选得好。

姬则也会在信中说起梁州种种,如山民梯田开得越多,收成越好,倒是与他们梁州百姓越发和睦。

想起梁州地位偏僻,观扬州蒸蒸日上,姬则自也动了心思,开始寻梁州的特产。

特,自该是独一无三,天下绝无仅有。

姬则希望在她的任上,不仅边境安宁,就是这世族与百姓,日子也能越过越好。

萧宁先前往扬州运了不少茶,茶树,制茶的工艺,姬则也让人找起在梁州内有什么是扬州没有的茶叶,便是只有梁州独有的东西,这也是可以用之。

这么发动群众的力量,还真是让姬则找到了。

茶叶有,还有菇。

美食,美味,这是无论何人都舍不得,弃不了的东西。

姬则跟在萧宁身边,别的什么学到多少另说,对这吃穿用度,那是马达全开。

好吃好喝好玩的,弄出来。

为这事,姬则还专门写信给萧宁,向萧宁请教,若想让这两样东西撑起梁州经济,梁州百姓因此过上好日子,应该如何才好?

萧宁回信,一目了然:第一,口感上佳,必有客源。货须得是最好的。

第三,易保存。须考虑制作,保存,还有定下的客源是多少人?

不得不说,就这两个问题,姬则不得不细想。

她是吃过不少美味不假,她欢喜的,难道旁人也会欢喜?

茶叶,自萧宁开始制作成功,泡茶已然流传于世族,可是,这只限于世族。

百姓连吃饱穿暖都成问题,何来的心思喝茶?

可是,若是想迅速让梁州发展起来,或是想要改变百姓的日子,又不得不从世族入手。

毕竟百姓连吃饱穿暖都成问题,想让百姓掏钱买东西,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无异痴人说梦。

这种情况下,姬则还是决定参照萧宁先前的做法,以赚世族的钱以富民,慢慢随着时间的流逝,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再考虑之后改变经营方向和对象。

三年,借与扬州之故,姬则和扬州达成共识,以令扬州和梁州一道富民强民,开拓一条以干货和茶叶为始,而以河运为主的商道。

短短三年的时间,可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每日信心饱满有干劲的百姓,脸上洋溢的都是充满希望的笑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