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的郎君他胸怀天下(女尊)(70)

作者:云傩 阅读记录

月前绸缎送出去,纺织厂的局面打开之后,便招收到了更多的男子上班做工,其中不乏织布的好手,他们是听闻纺织厂这边计件发放月钱,特意过来的。

人手上去之后,产量也上去了,自然,销售量也就慢慢的涨了上去,半个肃北县慢慢的都开始知道县令的纺织厂称得上是日进斗金。

不会有人嫌弃黄金太沉,宋琰在婉拒了几波人让她送出厂房的建议之后,纺织厂附近的人就开始越来越多了。

肃北的衙役们找了几个郎君就在纺织厂工作的军女,开始对厂房周围严防死守。

纺织厂招工的时候对这些阵亡或者是残疾的军女家夫郎是有专门的倾向的,自然这部分人的比例也不算是低,在第一个月拿回银两之后,有些身体不好的退伍军士就辞了工,专门照应家里。

夫郎能赚钱是本事,生存至上的地方哪里会有些除了阻碍社会发展一无是处的条条框框。

这时候听衙役们说有人想要对她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也就是纺织厂行不轨之事,几个身体有些不便,但好在有的是时间的军女便自发组成了巡逻小队。

这里面有真正抓敌方细作的高手,没过几天肃北小小的牢房就住满了。

只是细作好说,现在令宋琰纠结的事情是,她们抓住的人里,有不少是年纪不大的小少女。

与之前那个自己逃出来的莎城小孩吴佳年纪相仿,问她们什么也不说,直接放在纺织厂里跟吴佳放在一起也不放心,毕竟这些小孩被幕后之人送过来不知道是做的什么打算,怕她们万一对纺织厂下手怎么办。

宋琰也不想把这些半大的孩子关起来。

她们的来历基本上猜都不用猜,应该跟宋佳没什么区别,不过就是宋佳是自己逃出来的,她们是别人送过来的而已。

在上火了好几天之后,宋琰终于收到了学堂已经修好的消息,顺顺利利的把孩子们送到了学堂里。

反正不能拘着不能放走,那就让她们去读书好了。

读书使人明理,说不定书读多了,她们就愿意说背后的人为什么送她们过来了呢。

终于把这些事情处理完,宋琰深深的松了口气。

最起码短时间之内,他不用再担心肃北县之内的事情了,她完全可以腾出手,将这几个县城里,一些碍眼的人处理掉,之后,便能放心的,冲着北面下手了。

算一算时间,发现还挺紧张的,宋琰看了看已经不早的天色,叹了口气,打开了手里的卷宗。

穿越了还要加班,这日子过的是真艰难。

第57章 改革吏治 自己选人

改革吏治这件事, 不是宋琰一个小小的县令说的能算的。

前提是皇权还在,城主愿意管理的情况下。

现如今政权旁落,军权四分五裂, 皇帝有心无力,世族无心于此,城主对吏治改革不熟悉, 但是愿意给她提供支持。

对宋琰来说,这就足够了。

只是为了稳妥, 宋琰决定范围先控制在自己有正统管辖权的四个县城之内。

不过第一个试水的, 不是肃北县, 而是金原。

肃北现在不仅仅只是宋琰手下的一个县城, 它原本是固原城的后院, 军备汇集之地,现在更是开始出产绸缎成品, 日进斗金。

所以在能保证万无一失之前,无论是为了固原城大军的后背, 还是为了每日流水一样入账的黄金,宋琰对肃北县的整治都必须慎重。

但是金原县不同, 金原县处在林城跟固原城中间的地方, 商路必经之地,前段时间邹家主的审讯结果出来之后, 更是被怀疑当地有私通外国的细作,现在除了当时的程校尉之外, 将军又派去了两个小队每日在金原县维护治安,搜捕逃犯。

而宋琰跟应劭的铺子最开始进固原的地方也是在金原县,到今天那个地方大一点的豪绅都相当识时务,宋琰能用的人手也更足, 综合一看,金原县正是最理想的实验之地。

这对于金原县新上任的乡老跟校尉来说,喜忧参半。

“您要废除推举制?”金原县乡老有些不可置信道。

由于宋琰在肃北县办公,因此每隔半个月,其余几个县城的乡老校尉都要带着文书到肃北县拜会述职,前两次这个新县令除了要了些旧案之外没什么大的动作,所有人都以为还是按照之前的规矩来,没想到今天一到这位县令就口出惊天之语。

“这,不再由乡贤推举贤才,这文书衙役从哪里来?”金原县程校尉也有些纠结。

军中之人本来就是凭借军工晋升,她们对于推举制没什么太大的感触,只是觉得不再推举之后找合适的任职人员是个麻烦。

乡老就不这么想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