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后不如嫁纨绔+番外(153)

作者:零八幺幺 阅读记录

薛氏飞快权衡过利弊,这才做出决断。

“薛氏走出这一步,应当是想以退为进,图谋日后再翻身。”先一步从寿安堂出来,丁长轩回头看了眼灯火明亮的上房,低声说道。

丁贺扬眼底的凉薄更甚以往,“不过是仗着有昌王这个女婿罢了,殊不知靠山山倒,且看三叔能把正妻的位置给她留多久!”

听说三叔近来尤为喜欢去梨园听曲儿,若碰上个兴趣相投、家世相配又温柔小意的女人……

“不要做得太过分,不管怎么说,还得顾着老爷子和老太太的心情。”丁长轩淡淡开口提醒。

如果不是顾念着老爷子和老太太的情分,早收拾了他们,也不会有这次的事。

丁贺扬暗忖,然而世上难买早知道。幸而明锦察觉敏锐应对果断,江既白也难得靠谱,总算是有惊无险。

但是,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给脸不要脸还企图蹬鼻子上脸的玩意儿,还是得早点料理干净。

“听说内阁接到了不少折子,奏请废止盐茶票据的新规?”丁贺扬问道。

丁长轩颔首,他如今除了在翰林院跟着大学士们修史,还被借调去内阁帮忙整理文书条陈,有时候还要帮忙草拟圣旨。褫夺薛氏诰命的那道圣旨其实就是出自他手。

“太子如今麻烦事缠身,原本依附于他的银铺东家们恐怕都要去抱昌王的大腿了。”丁长轩叹道:“论权术城府,昌王确是更胜一筹,不仅善于抓住机会,更能自己制造机会,这次若让他如意,他与太子的优劣之势必将翻转。”

想到一夕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照霞寺,若非明锦早留了一手,太子此时恐怕有嘴也说不清。

“你觉得他会怎么做?”丁贺扬问道。他这个弟弟师从方大儒,外人只以为他做学问写文章青出于蓝,却不知于实事政务方面他更为擅长。

两人没让长随小厮跟着,只有一盏灯笼提在丁贺扬手里,夜风见凉,丁长轩双手揣进衣袖里往他身边靠了靠,凤眼微微眯着,如打盹的狐狸,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这是他在认真算计人时才会有的状态。

“昌王机关算尽,所图无非两样:钱与人。而钱,说到底也是为了拉拢建构属于他的派系。据我所知,最早上折子提出废止盐茶票据新规的户部江阳清吏司郎中,应当就是昌王的人。”

丁贺扬闻言挑眉,甚为不解:“他让他的人上折子反对新规?这是何道理?”

新规如果废止,太子无疑受损失最大,但对昌王来说,也无异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丁长轩言简意赅回答道。

丁贺扬凝眉,不消片刻恍然大悟,“一边在朝堂上掀起新规废止的风波,加剧各方受利者的危机,一边给太子制造麻烦自顾不暇,他则从中周旋,坐吃两边红利……当真是好计谋,也是好胆量。如此看来,我还是低估了他。”

身为龙鳞卫,丁贺扬效忠的只有皇上,大位之争他本不在乎,但昌王为了夺嫡算计到明锦乃至自家人头上,他就不能忍了。

“行刺世子的刺客,你可问出些什么?”丁长轩问道。

丁贺扬眸光一沉,“昌王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留足了退路。据那几个刺客交待,跟他们接头的,是个叫皎月的宫婢,容妃娘娘的贴身大宫女。他们一直以为,是奉容妃娘娘的命令办事。”

丁长轩唇边浮上一抹冷笑,“他倒是把容妃算计得彻底。”

容妃并非良善之人,但刺客的口供一经呈送,皎月咬死了是受她命令收买禁卫,即便皇上知道她冤枉,为了给镇北王府一个交代,容妃断无生路。

昌王隐忍多年,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断其荣华,再出手夺其性命。

凉薄无情、睚眦必报之本性可见一斑。

兄弟俩念及此处,异口同声叹了口气。

幸好,明锦及时醒悟,早早抽身。

在昌王的衬托下勉强被贴上“良配”标签的江既白在宫门口跟老太太和岳母道别后就直接回了家,陪“气病”的明锦下了两盘棋,又数了半个时辰小棉袄的胎动次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过得可谓丰富又充实。

直到临近宵禁,林大管家亲自送了两封书信过来。一封来自丁贺扬,一封来自曼姬。

明锦快速浏览过,一时心情复杂得不知该如何形容。

江仲珽的反应实在是异常敏锐,刺客一失手,他就着手清理照霞寺,而且还不是自己动的手,据曼姬所探,竟是大长公主。

刺客的口供更是将祸水都引到了容妃头上,他反而摘得干干净净。

“这个昌王,当真是不容小觑。”江既白坦然喟叹。明锦给与的爱意和信任,已然足够他破开迷嶂坦荡客观地正视江仲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