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后不如嫁纨绔+番外(197)

作者:零八幺幺 阅读记录

崔凤堂笑得和煦,眼底却掠过一丝精光,“就算还能吃得下,市面上也没多少票据了让他们吃了。最近陆陆续续传出朝堂上的新风向,继续奏请废止票据新规的折子越来越少了。各家闻到了风向,都开始捏紧手里的票据,市面上可供买卖的越发紧俏。”

“他们这一通折腾,差不多将之前赚的都吐出来了,朝廷一表明态度,必定会不遗余力抬高票据价格,吸引围观的投机商们下水。”明锦每日都会收到日升隆送给她的票据价格及大致成交量日报,闲来无事时她就帮昌王他们算了算。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只折腾这么一回,就砸进去这么一笔天价银子,啧啧啧,不得不说,江仲珽在忽悠人这方面的确远胜太子。

日升隆学着明锦在闻香街那般,在后院辟了个宽敞的食堂,免费给伙计们提供早午两顿饭。灶上的大厨是崔幼淮亲自从云香楼挖过来的,日升隆上下都跟着沾光享了口福。

明锦晌午也去食堂蹭了顿饭,给了句非常中肯的评价:很好吃,但是比他们闻香街的食堂还是差了一点点。

崔幼淮很不客气地白了她一眼。她那闻香街不仅卖的香料、香品香,引得客似云来,就连铺子里的跑堂伙计都是香饽饽,工钱高、包一日三餐和四时合两套衣裳鞋袜,年节还有赏银和米肉等节礼,长工另有银股,年底可以领到丰厚的分红……

总之,香市行当里好的管事、伙计已经差不多都被吸纳进闻香街了。加之香料种类全、质量上乘,且价格公道,闻香街成为许多大宗买办商的首选。

崔幼淮好奇心起去逛了几天,就这么一条闻香街,看似不是很长,但每日的流水算下来,他敢肯定,回惊掉大半京城人的下巴。

明锦这个东家闷声发大财,对伙计们却是大方得很,不说别的,就那食堂,大冬天的,菜汤里时不时就飘着绿叶菜,试问谁家的食堂能比得上?

所以,明锦对他家食堂的评价,崔幼淮自动忽略掉后半句。

“你是自己过来的?”崔幼淮问道。

明锦点了点头,“我下晌要去闻香街走一趟,你别瞪眼睛啊,这回安排妥了,年前我就不再过去了。”

崔幼淮也不是蜜糖罐里泡大的,又亲眼见过闻香街的客流量,深知她这个甩手掌柜当得也没那么轻松,“行吧,我送你过去,别说不用!”

“用啊,当然用!”明锦看了眼开始默默运气的大舅舅,赶忙表态。

中午歇市时间并不算长,从东市和闻香街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所以一被送到地儿,明锦就赶忙让崔幼淮往回赶,免得耽误了正事。她自己则在街头下了马车,戴着帷帽闲庭信步似的慢慢逛着。

忽的,一道熟悉的身影闯入她的视线之中。

第102章 故人重逢

“徐道长,好巧。”明锦走上前,很是客气地拱了拱手。

微愣后看清面前之人,徐清笑着回礼:“原来是世子夫人,今日确是有缘。”

徐清修道,偏重研医制药,尤其是治痘,潜心研究多年,终于发现了一种预防出痘的方法:种痘。

然而,种痘术的推广却十分不顺利,虽然经过死囚的试验,已经证明了其安全性,但百姓们依然不肯买账,最后,徐清只能转托大相国寺的主持大师将种痘术作为千秋寿礼献给了太后,以图由上至下推广种痘术。

周太后的幼子便是因为出痘而夭折,收到这份寿礼大为重视,深思熟虑后力排众议,身先士卒接受种痘,另有十二人陪同周太后一同种痘,年少的明锦就是其中之一。

由此,明锦不仅此生不必再受出痘威胁,还与徐清结识,数度危难之际多亏有他出手相助才得以转危为安。

徐清之于明锦,是恩人,亦是忘年之交。

此时于熙熙攘攘的街头相见,恍然如隔世。

“夫人可是身有不适?”透过帷帽的薄纱,徐清见她神色恍惚,关切道:“方便的话,容在下探一探脉。”

明锦回过神,顺势点了点头,道:“有劳道长,明锦在此先行谢过了,这边请。”

徐清道了声客气,随着明锦来到了她在闻香东街的值房。

明锦的身体并无不妥,只是想找借口与经年隔世的故人叙叙旧,顺便占占便宜,让徐老道给自己把一脉。徐老道不仅在医术上足以与家里的谭先生相媲美,对毒经更是颇有研究。

“夫人的脉象沉稳有序,只肝火稍稍过旺,可是近来睡得不安稳?”徐清收回手,询问道。

明锦如实点头,“此前因为意外,动了胎气,虽不是很严重,但随后这几天夜里胎动得厉害,很难安眠。”

原来如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