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后不如嫁纨绔+番外(219)

作者:零八幺幺 阅读记录

皇上是不可能听到自己的心声的,是以他脸黑黑,定然跟自己没关系。

那最大的可能,就是兰荷的行动奏效了。

“陛下,太后娘娘,贫道有一要事需面禀,可否请世子夫人暂且回避。”徐清受完赏,开口请示道。

景元帝看了眼忍不住去看徐清的明锦,允了。

明锦遵命退了出来,侯在廊下。

时进六月头,半上午的功夫太阳就烈得很了,但廊下仍然凉爽得很,明锦让小宫女去给她取一把花剪子来,自己从花架上搬了盆盆景,当值的宫婢们哪敢怠慢,忙搬椅子的搬椅子,抬小几的抬小几,不多时,明锦就坐在廊下悠哉地修剪起盆栽来。

宫婢们各归其位,但目光时不时就要偷偷溜到明锦拿着花剪的手上,

诶呦喂,秃了!秃了!剪秃了!

诶呀呀,那条枝儿可剪不得啊!

糟糕!太后娘娘控了小一年的型,毁了!

……

明锦在外面大刀阔斧挑战着宫婢们的审美和小心脏,暖阁里,听罢徐清的禀述,天家母子俩俱都黑了脸。

“此事,连累道长了。”周太后始终感念徐清研制痘苗之功,仅凭这一事,他就足以被奉为国师,而他却笃然婉拒。有如此风骨之人,昌王却以国师之名诱惑,何其可笑。

亦或者,昌王根本就不相信会有如此风骨之人存在。

“太后言重。”徐清长揖一礼,“扶春虽不致命,但终究是毒,还望陛下、太后娘娘开恩,降罪贫道一人,请勿牵罪初云观上下。”

这是对大宁有着大功劳之人,却被自家不孝子威逼至此。景元帝只觉得脸上无光,忙起身虚扶,道:“道长何罪之有?非但无罪,朕还要感激你才是。”

先是用扶春稳住昌王,又寻找机会进宫陈情,救了太子不说,更是避免了朝堂之上的动荡。

“道长尽可放心回去,朕向你保证,危机不日即可解除。”景元帝道。

徐清闻言心中大定,忙谢恩退了出来。

“皇上打算如何处置?”周太后的脸色较之前已经有所缓和。其实,昌王能做出这种事,也不算特别意外。对容妃且能下那般狠手,又何况是太子呢?

追究到底,无非是一个贪心不足,一个德不配位。

以景元帝的心思,何尝领悟不到这一点。他恐惧的,不只是昌王心生杀害太子之心并付诸行动,而是………这次之事是否只是他的儿子们手足相残的开始?

“母后,是我错了吗?”

错不该一次又一次包庇袒护太子,错不该一意孤行保全自己的脸面,错不该从一开始就对太子差别对待……

可惜万般悔恨,如今皆已成错局。

周太后心中不忍,起身走到他跟前,如他年少时那般将他揽到怀中轻拍着脊背安抚,“吾儿,还记得为娘当初是怎么教你的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景元帝在这一刻完全放下皇帝的身份,反抱住母后的腰身毫不掩饰自己的软弱。

他与母后虽有诸多不合,但他始终清楚,母后每一次的反对,追根究底其实都是在为他计较得失。

或许,真的该做出决断了。

明锦没想到徐道长会出来得如此之快,她才修了两盆盆景。

送走一脸意犹未尽的明锦,当值的宫婢们不约而同长舒了一口气,桌椅归位的桌椅归位,搬盆景的小心翼翼把明锦修建后风格突兀的两盆塞到最边边角角的位置,最大限度降低存在感。

行至宫门口,明锦与徐道长两人心照不宣,就此道别。

就在明锦登车之际,一背负令旗的传令兵飞驰向宫门,高声唱喝:“甘州捷报!潼关镇大捷,汗廷退兵,请求和谈!”

明锦闻言脚步一顿,站在车源边看向传令兵方向,心中大喜:赢了!

车夫吓了一跳,赶紧催请明锦坐进了马车。

传令兵一路高唱着捷报进城门,不消半个时辰,整个京城都知道了甘州大捷的喜讯,有那反应快动作麻利的商家大户,已经在门口燃起了爆竹,整座城很快就异常热闹起来。

然而,喜讯传到京城没两天,宫里就传出消息,太子中毒,情况危急。

因战事大捷而兴起的热闹顿时安静了下来,就连那养狗的人家都把狗圈进了后院,唯恐它叫得大声了给主人家招惹祸患。

宫中,尤其是东宫的气氛更是沉重压抑。宫里上上下下伺候的都被龙鳞卫指挥使亲自带人盘问了一遍,稍有可疑的尽数被押去了北镇抚司大牢。

一时间整个东宫风声鹤唳,大口喘气都成了奢侈。

昌王府内,江仲珽脸沉如水,“还没联系上知夏?”

大管家的脸上也没了血色,战战兢兢禀道:“还没联系上。现在整个东宫被禁卫军和龙鳞卫重重封锁,严密得像个铁皮桶,莫说人,就算是只苍蝇也飞不进去。靠得太近,反而暴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