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四个拖油瓶的恶毒后娘(244)

作者:池金银 阅读记录

那妇人被池月这话给说的一愣,顿住脚步站在门口不知进退。

“池大夫何出此言?难道你不给人看病了吗?”

池月一听原来这是求医的,松了口气,立马有了好脸色。

只要不是来给她说亲的,谁来都行。

“啊,这位嫂子不好意思啊,我把你当成媒婆了。呵呵呵,刚才没注意看,你这根本就不像媒婆,怎么是那些庸俗的媒婆能够比的。”

不能怪她这人看成是媒婆了,因她打扮就不像寻常人家,穿的也是体面,头上还有根银簪子,看起来可不就像媒婆,只不过比媒婆看上去要顺眼很多,也少了些胭脂气。

“快请进,你哪里不舒服?”

那妇人听了心下了然。

“池大夫要看病的不是我,是我家夫人。”

“你家夫人?那让她进来呀?她来了吗?”

不会是又要请她到府上吧?

她可不想出去,现在她不是那种赤脚大夫,随叫随到了。

怎么说她也是有御赐牌匾的大夫,不能那么随便了。

也许还是这朝代的第一位先例呢。

她拟了个规定,不是大病非常棘手的、病人下不了床的,她不会到府上去给人家治的。

“我们家夫人来了的,这不是让老奴先来看一下池大夫是否方便。”

“我现在挺方便的,让你们家夫人过来吧。”

那个管事妈妈把她家夫人扶了进来,池月给把了脉后写了药方和一张药膳方子,让她去药膳房那边,再领一副药膳。

“好在池大夫在村里也开了一家药膳馆,不然这还得大老远的跑到镇上的药膳馆去,池大夫真是医者仁心啊!”

池月想说,不,你想多了,其实我就是为了钱。

那夫人临走时对池月是千恩万谢。

最近有几个找她看病的妇人,大多都是妇科病。

不知不觉间,池月已经向妇科专家发展。

池月觉得自己的住宅房子,不适合给人看病,弄的住家像医馆似的。

于是隔天又到镇上去找了方工头过来,在前一进院子的东屋山墙,往外开个门儿,这间屋专门作为给病人看诊的房间。

这是一个小工程,一天就完成了。池月还在这个小门头上挂了个牌匾:医诊室。

蜡烛作坊已经出了第一批彩色蜡烛,共有一万只。

池月也没有叫华建安找人来拉,她给亲自送到镇上去。

顺便培训一下小二怎么介绍。

这种彩色蜡烛不光用于生辰,家里只要办喜庆的事儿都可以用上。

只是池月没想到的是,她一进店跟着就进来好多人。

靠山镇的人,现在无不以池月和秦大夫为骄傲。

看到正主,哪有不过来打招呼的道理。

得知卖的是彩色蜡烛和用途,一根两文钱,竟然哄抢起来,一万根可以说瞬间就没了。

后来进来的人也想买,听说没了很是懊恼。

池月没想到彩色蜡烛那么受欢迎,有种当初卖卤肉的感觉。

她觉得蜡烛可以加大生产。

等华建安得知池月亲自送蜡烛过来的时候,来店里看,蜡烛已经卖完了,他还以为池月骗人。

结果傻傻的掌柜和小二都说是真的,他要亲自送蜡原料,跟着池月一块回了西河村。

蜡烛作坊开展的如火如荼,经过宣传,特别是抓周的孩子,家里再穷的人家,都会买一根彩色的蜡烛,回去给孩子抓周用。

至于糕点池月也给了配方,后期她也不管了,她只能做出来那样的。

至于后期那些糕点师父,能不能再研制出新品种,那就看他们本事了。

镇上生意都稳定上升趋势,也赖于池月的名人效应。

正当要回村时,路过牙行时,里面传来嘈杂夹着嘤嘤哭泣声。

第187章 买人

池月也只是不经意瞟了一眼,并不想去看什么热闹,她要早点回家,今天答应了两个小的,要给他们做好吃的。

然就是这么一眼,却看到了一个她很不喜欢的人。

那人正是乌有才。

话说自从养外室事件后,她已经好久没看到这人了。

看样子乌有才是在人牙那边准备买人,那地上两个姑娘哀哀戚戚的哭的好不可怜,很明显不愿意跟他走。

乌有才那样的人,看着就是让人倒胃口,这不连自卖为奴的人都看不上他,不愿意跟他走。

池月也就感叹一下,马鞭轻轻敲了下马儿的臀部,示意它可以赶路了,结果那人牙子面前的两个哭泣的姑娘,其中一个,突然朝她这边冲过来。

因她跑得急,一下子扑倒在地朝前滚了两圈,而这时候马儿刚好抬起了前蹄。

“姐——”

这一幕周围所有的人都看见了,更是吓得还跪在原地的另外一个姑娘目呲欲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