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四个拖油瓶的恶毒后娘(276)

作者:池金银 阅读记录

“好好养大她。”

池月说了最后一句话,打马扬长而去。

第211章 陋习得治

那些人见池月就这么走了,很是不甘心,正想要追上再说两句什么,天空突然传来一阵雷鸣,轰隆一声吓得这些人,一时间都不敢再动弹。

有些人联想到之前池月说的那些话,腿肚子开始抖了,畏畏缩缩朝后退了几步,慌忙的跑回家去,生怕下一刻那雷就劈到自己的身上。

有这种想法的还不止那一个人,有好几个都是自己亲手斩过婴孩儿的那些人,都有这种想法。

池月赶着马车出了制胶村,到了下一个村落,她打马在村口遛了两圈儿,引出几个村人。

其中有一个年长些的,留着长胡须的老头走出来,询问池月是否找人。

池月从马车上下来,对着老丈礼貌笑了一下,打了声招呼。

“这位老丈,我向你打听一个事儿,不知道你方不方便说呢?”

那老丈捋了一把胡须,见池月这么有礼貌,笑着点头。

“姑娘问吧,老丈知道的定然都告诉姑娘。”

池月看着老丈笑呵呵的挺好说话的样子,也不拐弯抹角,长话短说。

“是这样的,这附近的几个村子,常有把女婴给腰斩了的这种行为,这是为什么?”

那老丈最开始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张嘴想要给池月解说的时候,意识到不对劲,警惕的看了池月一眼,忙摇头道:“没有的事,根本就没有这种事情,休要胡说!”

随后不论池月再怎么问,那老丈也不肯多说一句,最后还回了村,让大家伙儿也都回家去。

池月见这些人不愿意谈及此事,知道自己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同时她觉得,这个村肯定也有这种陋习。

她又接着转了两个村,找了人问了同样的问题。

这两次她都给了被问话的人一点银钱,那被问话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把为什么会有这种陋习给说个明白。

池月才知道,这种陋习是他们不知哪一辈儿祖宗那,就开始传下来的。

总结就是因为家里穷养不活那么些孩子,又是个闺女,不能传宗接代还赔钱养,就更不想要了,于是就会选择溺死,或者扔了让豺狼虎豹吃了。

过了几天有的不被吃,可不就想着亲自动手,不能让外人或者官府发现了。

池月越听越愤怒,越听越觉得这些人简直了,真是畜生都没那么恶毒的。

她赶着马车直接朝县衙而去。

到了衙门后,问了那些差役县令在后堂,她就直接去了后堂。

吴县令难得的跟老妻,在院子里坐着晒会太阳聊聊天,突然看到被丫鬟带进来的池月,以为自己眼花了,吴县令下意识站起了身。

吴县令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有些过头了,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看起来跟没事人似的。

“池大夫怎么来了?这是有什么事儿?”

“是有事。大人您知不知道您管辖的地界,有很多村落都有着溺婴杀婴孩的陋习?

这种不算犯杀人罪嘛,不用管吗?”

吴县令被池月问的连忙摇头否认,“这种事情当然是不被允许的。”

“不被允许,可我就在同一个村里发现了两起斩杀女婴的事件了。我怎么没见有官府的人去管过?”

“什么?竟然有这等事情!”

县令夫人惊的拍案而起,吴县令也怒了。

他还真不知道这事,询问了池月,问清楚地址,当即就带着人去了制胶村一带。

吴县令去了制胶村如何说教抓人,暂且不说,池月也没空再跟着去了,天色不早她也得早点回家。

好在听了县令夫人对于此事的解说,知道斩杀自己孩子的人,会受到刑罚七十杖,徒一年半的律法责任。

要是上有老下有小,全靠这个男人为苦力养家,可以不用蹲大牢,但是得把家产的一半给抄了,作为抵扣。

反正等待那些人都没有好结果,池月也就放心的回家了。

对于吴县令的现在办事能力,还是很肯定的,毕竟之前所办的那些事,都被大家看在眼里。

吴县令是有些色令智昏,但是作为父母官,他还是合格的。

马车即将进入西河村的时候,看连着旁边的东河村这一带,因为西河村的带动,大家伙都忙得热火朝天。

村子里外的桃花,也都挂满粉粉的花苞,闻着空气中飘散着若有似无的花香,池月感觉郁闷的心情好了些。

一路走来,她想了很多,这里是封建的古代社会,各种各样的她觉得不可能的东西,都可能存在。

特别是对于女孩子来说,封建社会制度对女性是真的特别不公平。

回到家后就看见薛淳又在训练那些小乞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