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四个拖油瓶的恶毒后娘(283)

作者:池金银 阅读记录

也就是说,到时候她的蜂桶会从十二个,最少增加到二十四个或者更多。

这只是他按照目前的情况预估的,也许还不止呢,到时产出来蜂蜜也就会更多。

池月看着他们这场地,蜂桶分开摆落的各处都是。

晚上要收起来有些累,不下雨天气好就放着不动,阴天就要集中一下。

村里几乎每家也至少有一两个蜂桶的,都在这边,他们当初跟着池月买的地,也都是随着她的田地挨在一块。

而养蜂的只有陈石头,是晚上也在地头这边住的,池月是让他回家的,陈石头不同意,他自己在田头儿搭了个草屋,后来池月去买了防雨布回来,给他扎了个帐篷。

这个帐篷还是薛淳指导扎出来的。

晚上陈石头就带着立春和雨水都住在这儿。

每天晚上的时候,池月家的来福来禄和来寿会轮流来一只狗守夜。

她们村里现在是不会有那些糟心的玩意儿,但是外村就不一定了,稳妥起见还是自己先做到位。

这边不需要池月做什么,也就看看带孩子们玩了会儿就回去了。

回村时正好碰到李薇要过来找她,有人跟药膳铺子定了大批量的药膳,让五日后送去。

说是给家里老母亲做寿上的宴席用的,要是接了这单,绝对就不能出丁点差错。

李非当然是想接这个单子,但她怕食材不够,所以必须要找到池月,她自己也不能瞎做主。

那人订的是人参枸杞乌鸡汤。

这人参他们可以买,枸杞自家不缺,但是这乌鸡就有些难了。

池月听竟然有人主动过来跟他们定单子,那哪有不做的道理。

缺东西那就想办法去解决,她们村不够别的村镇上,总归能有办法买的。

她知道华建安好像有专门给他养鸡鸭的地方,自己这边先问他买一批,应该不是问题。

第二天池月亲自去镇上找华建安,薛晴没事干,也骑着马跟她一块儿,想到处看看。

池月当然没有什么不愿意的。

李子夕看着娘亲和晴姑姑一块儿骑着马出去,那英姿飒爽的样子,她无比羡慕。

又回家去找东西吃了,她要多吃点赶紧长大。她也要骑马,也要像娘亲和晴姑姑那么帅气。

到了镇上后,薛晴见池月竟然找的是上次的那个柔弱公子,还对他友好的笑了一下。

华建安本来是一本正经心无波澜来的,就是想着池月这次有什么事来找他,上次那事他父亲估计也才收到信件,结果还没有。

结果出来一见到薛晴,心就不听使唤的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导致他好几次都没听清楚池月在说什么。

不过他一直在点头答应,也不知道自己都答应了些什么。

直到池月和薛晴出去后,他才叫过旁边的小二,询问刚才池月跟他说的都是哪些话,而且还叫了好几个人过来回答,他得问清楚,折中一下,万一那些小二们也没听清楚呢。

好在小二们都说,池月是过来问他买乌鸡的,这事儿好办。

送鸡去西河村的时候,是他自己亲自带着庄头去的,末了还在李家吃了一顿晌午饭。

下午的时候再没有理由留下来,临走时心里竟然有一些不舍的情绪?

这种莫名其妙的情绪,让华建安很是莫名。

他想着自己是不是心上得了什么毛病,看来得去找秦伯伯把把脉。

池月这边一进院子,乌鸡们叽叽咕咕的叫,李子夕在前院看的都不想回去后院。

她在研究这乌鸡为什么毛是白的,皮却是黑的,长得又丑又好看,太矛盾了。

第217章 又有事做了

池月跟华建安买这些乌鸡之前,让李非带她去见了那个要下订单的人。

好在那人就在隔他们村两个村的距离有个田庄,是个刘姓的地主,那一片儿全都是他的地。

池月不会听人家说要定,就直接把东西做上了,她没那么傻,这种大订单肯定先让对方给定金的。

因定的属于中高档的药膳汤,让对方交付了一百两的定金。

人参枸杞乌鸡汤最贵的当然是人参,然后就是乌鸡,枸杞属于是最便宜的一个材料。

池月直接跟秦柔婉买的人参,年份不是很长的,基本上都是十年以内生的。

想要年份再高的也没那么多,炖汤的话也有些浪费,一盅汤里只需放三四片就够了。

她直接买了十根回来,二十两一根,她自己切片,当然动手的不是她是薛淳。

薛淳给人参切片都不用软化处理,切的又薄又均匀,因为年份小,人参自身长得也不大,一根差不多能切三十片左右的样子。

乌鸡一百文一只,一只可以蒸四个中盅,一桌人每人都能尝上几口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