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四个拖油瓶的恶毒后娘(327)

作者:池金银 阅读记录

薛淳见池月也这么说,露出笑容点点头。

李非薛晴等人都支持吴县令的说词,就连李薇和子晨子夕,也都知道安慰一下薛淳。

去暖棚里看棉籽出芽情况时,吴县令让薛淳在家好生休养着,他也才回来,尽量少动。

但薛淳定要陪着,他说了,他不能在前线,现在在家里也一定要做好后盾,所以必须由他陪着,他从今往后可是要好好种地的。

大家伙听他这么说也就没再拦着。

看完棉花籽儿,半路上又碰到了那个小乞丐。

吴县令就想起了池月让他查的小乞丐的身世,还没跟她说呢。

那小乞丐的身世真如她自己所说那样,是邻县的,她是在瘟疫爆发期间,也染上了,后来吃了池月配的药方活了下来,但她爹娘没坚持到最后,病重双双离世。

家里本也没多少的家财,也被那些地痞无赖给强占了去。

她还没及笄立不了女户,就算立了女户也分不到田地,分了地她也不会种。

族里那些人,想把她送给权贵做姨娘,也好换些好处。

小乞丐宁愿沦落为乞丐,也是不从的。

听到池月这边收留乞丐,就专门跑了过来。

为了保险起见,吴县令把小乞丐来的一路上,和之前接触过哪些人,都给查的一清二楚。

总结那个小乞丐,是个没问题的,可以收。

既然查清楚小乞丐是个没问题的,池月家里的乞丐队伍也不多这一个。

主要是看她是个女孩子不容易,并且已经是十四岁了,继续再流落在外也不是个事儿。

要是因为在这里等着她收留,而被什么不轨之人趁虚而入,出了什么差错,那是谁也不想见的。

但池月让众人都不要去外面宣传,就是有人问起,也不能说小乞丐是自己找上门来被她收留的。

要是让外人知道了,届时什么乞丐都到家门口来跪求她收留,那她家还不得成了乞丐收留所。

虽然她也想做好事,但是不想做烂好事。

比如只要是乞丐都来求她收留,但是像那些心怀不轨的、假冒乞丐或者是有不良癖好的等,到时她不收,外人会说她之前全是做样子不说,明明是好事却被道德绑架,还会被人指着鼻子骂。

这样的事儿,从古至今屡见不鲜。

池月让他们一致对外说,因为这小乞丐识得草药,懂的怎么种植草药,所以才收下她的。

小乞丐终于等到池月愿意收留她,感动的忙磕头道谢。

主动把自己身世说的一清二楚,跟吴县令说的分毫不差。

她爹娘还在的时候,爹是个读过书的,所以她也是识些大字的,知道一些道理。

比如说她是个女儿身,孤身一人在外面终归是不保险的,听到了池月这里专门收乞丐,所以就跑过来求她收留。

最主要的还是想拜池月为师,想学医术像池月那样济世救人。

不希望有更多的人如她家那样,得了病最后就只剩她孤零零的一个人。

同时也想为池月做些事,弘扬她的神医之名,报答她的救命之恩。

倒是与池月让众人对外说的话对上了。

巧的是小乞丐本来的小名就叫小雪,倒是应了家里的二十四节气。

小雪当天就跟着其他人一起下地种棉花了。

按照小雪之前的家庭,她该是没下过地的,但现在却做的一点也不生疏。

特别是池月发现小雪,对于草药方面的敏感度,除了李子夕,她是六个孩子当中,学的最快最好的,她算是很有这方面的天赋,使得其他几个节气更加用功了。

家里人多齐下田,分工合作,拉沟、垄地垄、刨坑、丢肥、丢籽盖土的,一气呵成,好几十亩地,五个人一组种一块五六亩不等的地,一共差不多八十亩的地,他们竟然在一天之内干完了。

“这空那么大,能行吗?”

村名们不是想找茬,就是觉得好不容易整出来的土地,结果稀稀拉拉的种棉花,要是收成不好,岂不是白费工夫了。

“棉花植株间隔足够,才能有更多的空间结更多的棉桃,产量才会高啊。”

池月耐心的给村名们解释了一下。

说完她突然想到什么,脸上露出喜色,又接着道:“这空出来的地,也不会浪费了。可以在棉籽地里套种别的农作物啊!比如说大豆,花生等,都可以种啊。”

“哎呀,不愧是神医,这都能想的出来。走走走,刚好我家去年弄了不少黄豆。”

村名们这次一点都不带犹豫的,纷纷回家拿了能种的种子来,套种在棉花地里。

倒是吴县令问起池月,这样真的能成吗,别到最后一点收成没有,还影响了棉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