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喂大理寺少卿日常(166)

作者:司马兰阑 阅读记录

胡桃托着沉甸甸的钱袋,“这……梁郎君恐怕不会收。”

沈鱼抬头,似在凝望远方,“就说是给观中的香火钱,他会收的。”

胡桃道过谢,又匆匆返回了文丘观。

阿蓉问,“掌柜为何那么笃定,梁郎君会收呢?”她与梁间见面不多,却也看得出来他极具读书人的傲骨。

沈鱼负手而立,目光飘向远方,她很能感同身受现在的梁间,是不是与她当初听到孤儿院的院长婆婆的死讯一样惶恐和无助,孤儿院中的人从四面八方赶回来,不论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凑了钱给婆婆买了一块很好的墓地。

生前已受太多苦,死后又怎忍心再委屈她。

沈鱼给的钱,也只够买一口薄棺的,这个时候的梁间,一定不会拒绝。

沈鱼回身进了厨房,揉起了糯米粉,其余人帮忙。武川在这个时候,悄然离开了沈记,一炷香后又回来。

沈鱼做了数十个糯米团子,里头的馅料的绵软的豆沙,表面撒了一层干桂花。

沈鱼做吃食的时候,江砚白正在赶往杜府的路上。

江砚白的到来也让杜侍郎疑惑,还以为是因为那件案子,江砚白又后悔了,所以杜侍郎的脸色并不那么好看。

杜引香不知为何父亲这么不喜江砚白,想跟着劝劝却被请了出去。

“江少卿还来做什么?”

江砚白淡淡掀起眼皮,随意道,“北湘居士大限将至。”

杜侍郎霎得变了脸色,嘴唇微微颤抖,“这……半个月前不是还身体康健吗?”

江砚白抿嘴,“杜大人,人终有一死。”

杜侍郎的眼里滚出了泪珠,年过不惑的人在一个小辈面前涕泪横流,“不!阿嬷有天尊护佑,她会长命百岁的……”他的伤心,毫不掩饰。

江砚白并未因他的哭泣动容,语气仍是淡淡,“杜大人这是承认了?”

这话没头没尾,杜侍郎却是听懂了。

杜侍郎苦笑起来,“承认如何,不承认又如何?不论藏的多好,是假的就是假的。可怜我到这个年纪才明白这个道理。江少卿,多谢你告知我这个消息。”

杜侍郎高声道,“来人,备车。”

杜引香就等在门外,看见父亲脸上的泪痕,不解地望了眼江砚白,“江少卿,你……”

杜侍郎握住了杜引香的手,“不是因为他,是父亲错了。”杜侍郎仰头,又留下些泪来,希望还来得及见阿嬷最后一面。

江砚白抱拳行了个礼,并未多言,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他走得很慢,看见杜府的马车朝着城外而去。

江砚白低头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沈记。

店里一个客人也没有,大堂里只有武川和张师傅两人。

没有跑堂的人,武川临时顶着,拎着壶茶给江砚白满上,带着假笑,“客官来点什么?”

江砚白睨他一眼,“照旧。”

武川笑道,“不好意思,本店没有这道菜。”

张师傅怕武川得罪客人,赶紧去后头通知了沈鱼。

沈鱼在围裙上擦干手出来,想着是谁这么早就出来下馆子,抬眼就看见端坐在那里的江砚白。

雪白狐裘解下放在一旁,他身上是一件藏蓝色的圆领袍,领口出玄色凤毛,威仪不减还有几分少年气。

沈鱼走近,武川有眼力见的退下,江砚白却并未点菜。

“沈娘子可愿听一个故事?”

沈鱼狐疑,“不会又是恐怖故事吧?”江砚白有前科,沈鱼半信半疑。

江砚白浅笑,似是轻哄道,“这次的故事,不吓人。”

沈鱼让他等等,拿来了前几日炒的五香瓜子,“讲吧。”

第76章 北湘元君 嗑瓜子听故事

江砚白讲的故事其实有些耳熟, 沈鱼早在丰敬那里听过前半部分。

三十年前,北湘居士收养的那第一个孩子,被一个祖籍永凉的商人途径盛京文丘观时带走了。

这富商家中有一独女, 只是从小娇弱,疾病缠身, 家里人就想为这独生女儿找个童养婿,因为是入赘,富商怕男孩家中人反悔,文丘观里那个孩子无父无母,且盛京远离永凉, 实在是个不错的人选。

富商带回了童养婿,打算在养几年后便让他与女儿成亲。富商一家待他很好,还请了夫子教那个孩子读书识字。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两个孩子即将成亲的前夕,久病的小娘子没有熬过那个冬日……”

沈鱼磕着瓜子,猜测道, “然后那个童养婿吃了绝户?”

“可以这么说吧。”她磕瓜子的声音不绝于耳, 江砚白也抓了一把到自己面前,没有磕,只是剥起了瓜子仁放在小茶杯里。

江砚白继续讲着, 与普通吃绝户不同的是, 这位童养婿改了女方的姓,他本就无姓,没有什么所谓。而富商女儿去世后, 富商和夫人经不住打击,本就是老来女,一下子两个老夫妇也就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