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大小皇帝后他总想娶我(232)

作者:琼玉花间 阅读记录

“好好好,臣遵命。”韩墨初挑挑眉毛,肩并肩的与人走在了一起。

这样心照不宣,两相安好的状态,似乎是眼下这两个人之间最好的选择。

一个人不说,一个人装着不知道。

一个人知道另一个人在装不知道,但就是什么话也不肯说。

一个人觉得他不说,就说明他不想让他知道。

一个人觉得反正他不说,另一个人也都知道。

他们这两个人似乎拥有着这世上最微妙但也最美好的情感。

彼此欣赏,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彼此成就。

不纠结也不伤感,两个人都能体体面面,坦坦荡荡的活在彼此身边。既没有那种锥心刺骨的痛,也没有那种恩怨痴缠的恨。

只有两个人,并肩而立,互为表里。

第八十章 监国

暮春入夏, 时不时便会阴天下雨。

顾偃坐在王府正厅的门槛上,斜倚着名手雕镂的门庭,双眼无神的看着薄雾一样的细雨。

院中的山石景致无人整修, 已经结了青苔, 显得格外冷落寂寥。

珹王妃张氏穿着一身素白的衣裙, 不施粉黛,头上只别着一根银簪。抚裙坐在顾偃身边, 双手环住人臂膀, 侧头倚着人肩头:“殿下,臣妾做了些清粥,给您端过来好不好?”

顾偃恍惚回神,看着珹王妃那一身素白,蹙眉道:“母妃过世,父皇吩咐不许闻哭声,也不许见孝白,你怎么...”

“殿下别说了, 合府只有臣妾一人如此,如有苛责臣妾一人担承。”张氏抱着顾偃的胳膊,固执的与人靠在一起。

顾偃伸手抚了抚张氏环住他的手臂,苦笑道:“今时今日我已给不了你什么荣耀富贵了。就连这个郡王的名号也只是个空架子,也许再错一步,本王便会万劫不复,你又何必呢?”

“殿下, 您是妾身的夫君啊。”张氏抬头,一双清澈见底的大眼睛满是温柔坚定:“您与我夫妇一体, 本就是要荣辱与共的。”

“你放心吧, 若本王真有一日入罪, 会先与你签了和离书放你自由的。”顾偃苦笑着摇摇头:“说起来,本王还真是个笑话。从生来便要拼了命的讨君父欢心,从不敢像老六那般任性,更不敢像老七那样倔强,结果呢?君父所有的重视和宠爱,都只是为了稳住君臣之心罢了。”

“殿下,妾不和离,妾不与你和离。”张氏贴着顾偃的身子与人一齐看着空荡荡的院落:“无论是富贵也好,责难也好,妾都要陪着你。”

“陪我么?”顾偃悠悠的叹出一口气,悲哀道:“过去本王一直觉得,父皇是最偏爱我的。因为父皇从不责难于我,连高声斥责都很少。本王一直以为是因为本王做得好,父皇才会如此。如今本王才明白,那是因为父皇根本不在乎我好与不好。需要我时便把我捧入云端,不需要我时便可以随时把我拉下来,踩到泥里。”

顾偃闭了眼睛,想起自他有记忆以来的种种过往。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沉郁在府中自省。

起初,他想着如果当初听舅父韩明的话,在顾修从漠南回来的时候便一脚踩死他就好了。如果当初他也和顾修一样不要那些权势富贵就好了。

如果当初他能在君父面前多多承欢就好了。

如果当初他能再仔细一点,找到顾修的把柄就好了。如果当初他能再心狠一点,在顾修刚回宫时就要了他的命就好了。

如果当初是他替君父去靺鞨边关征战就好了。顾修的崛起,就是因为有了那一场胜仗而已。如果这场胜利,是他赢回来的就好了。

在想了那许多的如果当初之后,他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

根本没有什么如果当初,那个他仰望追随的君父,从来没有真正把他放在心上过。也没有把他的母亲放在心上过。

君王之所以对顾修从冷漠到偏爱,再到如今的信重期许,是因为君王爱顾修的母亲,也婻朌爱顾修这个儿子。

他曾经听母妃提起过有关顾修生母的事情,那时他还年幼。他只觉得那是个父皇的妃子,和宫中那些莺歌燕舞的妃妾没有任何区别。

直到那天,他听闻云氏族人带着那个女人的牌位归来时,是君王亲自捧着那牌位去到静华寺内为之安灵的。他只才明白,原来那个死在北荒的女子,是他父皇毕生最爱的女子。君王只要想起了过往与那女子的一点好,便会为了当年的事愧悔难当,所以才会那样加倍的宠爱顾修。

他败了,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胜算。

“殿下,您别怕,臣妾不会离开你的,永远都不会离开你的。新婚那日说过的结发为夫妻,那便是结发为夫妻,况且如今也...”张氏握着顾偃的手,轻轻的搭在自己的小腹上,欲语还休道:“也有两个月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