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世界对着干[快穿](286)

作者:一点萤 阅读记录

这位名门之后身家丰厚出手大方,很快就招揽了一大堆的门客智囊护卫追随在侧,大张旗鼓地修建了庄子, 采买了矿山,开起了店铺, 摆出了一副要在荆楚之地扎根的架势来,做起了油料和冶铁的生意。

只不管榨油还是开矿冶铁,都需要时间来酝酿,这炒菜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推广了,秦意岚只好先广而告之地降下了“法旨”,言道以后信徒再供奉她时祭品里须有粮食, 且粮食不能是整颗粒, 要磨成粉才能摆上供桌。

这要求对时下的老百姓们来讲颇有些无厘头,而且粮食磨成粉的工序也挺麻烦,可接到这“神谕”后,老百姓们非但没有开口抱怨,反倒还很是兴奋。

近几年陆陆续续有逾百万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为寻求庇护,拖家带口迁来了这荆楚之地。

得赖秦意岚的雷霆手段,因此不管是汉人朝廷还是胡人的部落军都不敢轻掠其锋触怒她,不管这些人背地里称她是 “妖女”还是“魔女”, 首先她在众人眼中已经脱离了“人”的范畴。

区区一介凡人,又怎会是妖魔的对手?且这位妖魔行事无所忌惮,抬手间就能灭人一族,有鉴于此,谁还敢轻易去冒犯她的道场?

连成建制的胡汉军队都退避三舍,更别提那些打家劫舍为非作歹的宵小之辈了,更是夹紧了尾巴乖乖做人。

因此对比江北中原的漫天战火烽烟四起,姑苏余杭的苛捐杂税匪患横行,把这荆楚之地称一声人间仙境都不算夸张,迁移聚拢到这里的百姓们,着实过上了百年来都未曾有过的太平日子。

麻姑仙子庇佑他们多年,一不要他们敬奉金身仙童,二不要他们进献三牲六畜,信徒们不过是建了些神祠小庙权作报答,平日里的供奉也就是一把鲜花几颗素果的事。

仙子对他们一无所求,万一哪天心情不好了拍拍屁股回九重云台的天宫去了,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去挽留?

他们以后还想继续受仙子庇护,那仙子对他们有所求肯定比没所求要好,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嘛。

荆楚之地的百姓们手段齐出,碾、磨、捣,各种手法用尽,把粮食细细地都弄成了粉状,还有那细心虔诚的,无师自通,用绢纱布绷在竹片上,发明了筛网,把磨好的粮食粉都用筛子过一遍,只为能把最细腻的粮粉敬奉给麻姑仙子。

粮粉在祭台上摆上那放半天一日的,即可撤下了。

“鬼神飨德不飨味”,神鬼吃的只是贡品里的那股虔诚之意并不是贡品本身,而且被神仙“吃”过的贡品,自然会沾染上神仙的灵气,因此凡人们认为吃到撤下的贡品是福分,历代君王祭拜过天地的祭肉通常都会和王公大臣们分而食之。

这从祭台上撤下来的东西,可没有人舍得扔掉,百姓们纷纷各出奇招,用滚水烫熟,加凉水搅拌后搓成团埋到火堆里烤熟,直接倒在陶釜里干焙,或者加水进去煮成糊,还有人干脆就着水直接生吞的。

不管用的什么方法,总之这些粮粉最后都进了百姓们的肚子里,这么吃过后,老百姓就品出味儿来了。

他们吃的都是整颗粒儿的粮食,炊具本来就不够完善,砍柴还是一项力气活,为了省些柴薪,粮食颗粒都是放到陶釜里草草一煮就算完。

虽然煮熟了,吃起来还是费牙的很,尤其是粗粮,本来颗粒就大再加上外面的韧皮,吃一顿饭下来累得腮帮子都酸疼,天长日久,牙齿磨损的状况都可想而知,所以后世的考古学家们会把牙齿磨损的状况当做判断尸骸身份的一种重要依据。

现在百姓们吃了这从供桌上撤下的粮粉之后明显感觉到了不同,首先吃起来不费牙了,其次因为外皮磨碎或者过筛,口感也好了。

初一十五都要供神,老百姓们一个月有两次机会体验粮粉的口感,不过三五个月,有那精明的就品出味儿来了,这粮食磨成粉可是比整颗粒儿的好吃多了,而且吃了好些次了,也没见把谁吃出毛病来,既然如此,何不把把自家吃的粮食也磨成粉呢?

于是荆楚之地的百姓们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饮食文化革新运动,不管胡汉,大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很快就研究出了面条米糕拌汤等各样前所未有的吃食。

饮食文化的改革不但提高了粮食转化为热量的效率,还让百姓们享受到了口舌之福,吃饭不再是单纯只为了生存,他们开始追求口感,追求美味,幸福指数那是大大上升,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对比现在的好日子,战乱纷争显得越发可怖,荆楚之地的百姓们更加虔诚地供奉他们的保护神麻姑仙子,只盼着这位仙子能看到他们的诚意,长长久久地在姑馀山修行下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