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皆知她独宠(重生)(59)

作者:夏扇 阅读记录

随即,也顾不得姜婳在场,伸手便揽着林夫人的肩膀往怀里带,一双眼睛似黏在林夫人身上,小意哄着:“夫人息怒,那臭小子不会说话,交给为夫收拾便是,气坏身子不值当,吃了这么些年米粮,打死也怪可惜的,除了打两下也只能在心中默念‘亲生的’不是?”

“噗嗤”林夫人和姜婳齐齐笑出声来,因着韩姨娘之事带来的烦闷登时消散大半。

姜婳抿唇偷笑,往常爹娘鹣鲽情深还会背着她些,如今许是因她嫁了人,便少了些顾忌,她倒是挺乐意见着爹娘亲亲/热热的模样。

倒是林夫人,脸皮没姜衡那般厚,柳叶般的秀眉微微一拧,嗔怒道:“婳儿还在呢!”

话虽如此,林夫人到底没甩开姜衡的手,而是转而望着姜婳:“那杨月你若不喜,打发出去便是,为何要做这番安排?”

因为她怀疑杨月跟北辽有关,或者说跟宋梓言有关。

今生她跟宋梓言越走越远,不能借着姜府姻亲的关系行事,想来宋梓言并不会甘心就此断了姜府这条线,从大哥带杨月回来时,她心中便闪过这个念头,却并不清晰。

直到那日宋梓言强求她而不得,再到今日杨月高调挑事,似要把姜府的水搅浑,宁愿签卖/身契也不肯离府,她心中猜测才越发清晰起来。

所以她才要这般吊着杨月,离韩姨娘生产还有大半年光景,她倒要看看这只悬丝木偶肯不肯安安分分。

“阿娘不必忧心,此事婳儿自有主张。”

林夫人闻言,只觉女儿出嫁后,心思似乎较从前重了,她既盼着女儿有主见,别被府中仆妇管事糊弄,又盼着女儿少劳神费心。

最后却只是叹了口气,什么也没问,儿孙自有儿孙福,婳儿要做什么便由她去做,左右他们两个老的还能使几分力,暂且能保她无恙。

夜色已深,姜婳便在原来的院子里歇下。

屋里一应陈设,皆是她出嫁前的模样,似有专门的丫鬟婆子细细打点,多宝格、细腰赏瓶俱是纤尘不染,连长案上的花觚里也插着园中新采的粉色蜀葵及金色萱草。

苏玉城接手下密报,证实宋梓言确实同北辽来往密切,怪异的是北辽人对宋坚不甚在意,对宋梓言却颇为恭敬。

他揉了揉紧蹙的眉心,想到平静朝堂之下潜伏着的暗涌,只觉心头一点也不踏实。

据他和镇北侯推测,以北辽如今的形势,即便要犯大晋,也该是三年后。

可经姜婳提醒,他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后,却忍不住推翻先前猜测,北辽狼子野心,极有可能提前发兵。

北辽几位皇子虽正内斗,可每每对外之时,他们也是极易抱团,想到北辽兵强马壮,大晋重文抑武,肠肥马瘦。

他便觉着今夜是睡不着了。

唔,他是因正事睡不着,绝不是因娘子彻夜未归,让他一人独守空房才睡不着。

苏玉城握着狼毫笔,无意识地在宣纸上画着一匹战马,刚画出个大致轮廓,他心中便升起一个大胆的念头。

他要私养战马!

第29章 (二更)

私下置的产业已成气候,银两倒不是问题,但此事非同小可,须得心腹之人去做才成。

从头开始选种驯养,战线太长,苏玉城打定主意要从北辽黑/市购马,购马之人不止要熟悉马匹习性,不会叫人坑了去,还得有可靠的渠道。

苏玉城剑眉紧蹙,将身边可用之人细细筛选,却无一人得用,正一筹莫展之际,忽而福至心灵,想起身在北疆的千胜。

千胜原是北疆人,自小在马背上长大,尚未学会走路,便先学会了骑马。

每逢冬日,北辽牧草萧条,便屡屡进犯大晋,只是小范围骚乱,惯于安逸的朝臣们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未加理会,却苦了北疆数个州县手无寸铁的百姓。

千胜便深受其害,他一家子先后葬身北辽铁蹄利刃之下,他心有不甘却孤掌难鸣,辗转来到京城,想要上达天听,却险些被亲辽一派暗sha。

当年他救下千胜也是碰巧,也是从那时起,他心下便暗暗立志,有朝一日必平定北疆,将北辽鞑子赶回漠北!

这些年,千胜虽身处北疆,却未曾同他断了联系,想来作为土生土长的北疆人,看着北疆如何生灵涂炭的千胜,对北辽的恨意定是深入骨髓,若他有门路,倒是最好的人选。

此事宜早不宜迟,苏玉城当下便拟书一封,叫暗卫八百里加急送出去。

有暗卫盯着,若晋康帝有心,早晚会察觉此事,是以苏玉城并未藏着掖着,他倒要看看,晋康帝得知此事是否会龙颜震怒,即便误会他要谋朝篡位他也无惧。

他行事向来只求无悔于心,不管是为了小家还是大家,他都必须去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