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皆知她独宠(重生)(86)

作者:夏扇 阅读记录

姜婳怔怔地盯着犹自晃动的军帐帷幕半晌,方才抱着皮毛被褥撇了撇嘴:“你也就会软禁这一招了。”

她这一番周折实属不易,旁人还好,毕竟都没见过她,她扮的事北辽实实在在存在的小角色,倒不怕被人发现。

唯独郭飞燕,她生性谨慎,九死一生辗转来到北辽更是处处小心,她对姜婳又比旁人熟悉许多,若非姜婳小心,几次都差点被她发现端倪。

这一战,打了十余日,北辽被赶回漠北贫瘠的草原腹地,辽王驾崩,五皇子继位,向大晋递交降书,甚至要将宋梓言交给苏玉城处置,可惜宋梓言跑了不见踪影。

姜婳混进北辽时便知,辽王野心勃勃,五皇子却贪图安稳,辽王更器重的是同样狼性的宋梓言,可惜宋梓言初入北辽势力终不及五皇子。

五皇子撤兵后,辽王心生不满,意图提前传位给宋梓言,五皇子却做了件此生唯二狼性之事,他弑父夺位,还把杨月抢入后宫软禁。

可以说是拔了宋梓言赖以生存的,最有力的爪牙,宋梓言若不跑,岂能有命再过一个年?

唯一让姜婳唏嘘不已的是郭飞燕,再过几个月她便要临盆了,五皇子是不会放过怀有宋梓言骨肉的她的,不知她此刻是死是活。

姜婳本想提前回京,看看宫中情形如何,尤其是晋康帝,若连床都起不来,也不知孟皇后如何撑得住。

可宋梓言仍在外逃窜,苏玉城不放心,便一直将她拘在北疆府衙,直到整顿好北疆军民,过了月余,方才奉诏领兵回京。

多年以后,姜婳仍记得回京那日情形。

通向城门的官道两侧,京城内外的百姓自发而来的欢迎队伍,绵延十余里。

二月里,河边细柳已吐新芽,路边溪水潺潺,已有贪玩的野鸭出来划水,处处透着勃勃生机。

百姓们望着身披银光甲骑着高头大马的苏玉城,个个热泪盈眶,望着他的目光彷如望着战神临世。

姜婳便是在这样的目光中,被苏玉城圈在怀中的,一路被人行着注目礼,叫她如坐针毡。

也不知苏玉城如何想的,明明进京前她都坐在马车中,可靠近城门时,她睡得浑浑噩噩,却被他捞至马背上,非要她同他一起受万民称颂。

御道旁,茶楼酒肆里,挤满了欢呼的人群,也是这一日,姜婳方知,原来大晋的百姓一点也不低调。

这么好的氛围,苏玉城却偏偏视而不见,而是俯下身子,温热的鼻息扑在她珠玉般的耳垂处:“今日凯旋而归,娘子是否该兑现承诺了?”

姜婳面颊一红,却一脸无辜道:“什么承诺?饮桂花酒么?你先去宫中复命,我这就先回府亲手将酒坛挖出来。”

“嗬……”苏玉城笑得邪肆,点了点头道,“很好!”

姜婳刚松下一口气,便听他“啪”地一声将马鞭重重甩下,被万民景仰到飘飘然的可怜的马儿登时扬起蹄子回到现实,撒欢似地往前冲去。

马儿带着他们直直冲进二门,苏玉城一把将姜婳从马背上扯下来,姜婳一阵晕眩,半晌没回过神来。

待回神时,却发现苏玉城已将她抛在重重锦被之上,扯着衣襟便要欺身而来。

“唔……先饮酒,唔……”姜婳双手被他紧紧扣在床头,征战数月,他身形虽较先前清瘦,浑身力道却成倍增长,姜婳哪里是对手?

苏玉城觉得他已忍耐太久,若再忍下去,定会被心中烈火焚烧而亡。

偏偏兵临城下,正要得手之时,那该死的房门又被人叩响了:“将军,宫中密信!”

“滚!”苏玉城低吼一声,一圈捶在跋步床的雕花框架上,整个床榻震了一震,差点散架。

姜婳忙将自己缩在锦被中,若叫人知道苏玉城回京当日,便白日宣yin,她还有什么脸面出门?

苏玉城接过信,并未背着她,甚至看过信后,沉默良久,继而行至床畔,将那封朱笔挥就,染着斑斑血迹的信叫给她。

上面一字一句,看得姜婳触目惊心。

她怔怔地望着苏玉城,原来当日她见到的那支玉簪,其实是晋康帝花了月余,亲手雕成,他早已心悦梅燕飞,却唯恐挑明心意后,梅燕飞因着他的太子身份而拒绝于他,只敢叫敦亲王转交,试探梅燕飞是否明白他的心意。

没想到,敦亲王心里也惦着梅燕飞,见梅燕飞被那簪子的心意打动,便扯谎说那簪子是他雕的,是以,晋康帝拳拳心意最后却成了敦亲王和王妃的定情之物。

他查清此事后,并未告诉梅燕飞,甚至要苏玉城也不要告诉梅燕飞,这十余年梅燕飞便是靠着一股恨意和愧疚活着的,若知晓真相,余生将如何自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