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大力美人(84)

作者:忽沐 阅读记录

张瑶认真思索片刻,“还是不了,大年初一我再去你家。”

于冬月推搡她一下,“大年初一你直接去你男人家好了,来我家干嘛?”

于冬月挺着大肚子,张瑶不好下手,只得忍下来,弯着嘴角瞪她,“你结婚以后就没个正经。”

张瑶摸摸她的肚皮,“不是才五个月,怎么肚子这么大啊,比我大嫂怀孕7个月的时候大多了。”

于冬月认为是她吃得太多,加上她172,周信阳得有个186,这孩子生下来个头肯定不小。

分到一条细细的猪肉,于冬月扯着周信阳的衣角回家。

“这猪肉够包20个饺子的不?”

于冬月打趣道。

周信阳轻笑,“够啊,我吃的小饺子能包30个,你吃的大饺子也就能包5个吧。”

于冬月踹他,“好啊,周信阳,你嫌我吃得多?”

周信阳喊冤,“我在说事实,哪个字表达出我嫌弃你的意思了?于冬月同志,我看你最近越来越无理取闹了。”

于冬月认为这是在跟她叫嚣,扯着周信阳耳朵怒气冲冲往家走,惹得端着盆要去领猪肉的村民们窃笑。

过年包饺子的猪肉早都留下了,今天领的于冬月出主意:烤着吃。

她好馋烤猪五花。

家里就他们两个,在厨房里忙活半天,几乎放了家里所有的调料,把猪肉腌制一小时。

猪肉是细长条的,没切,腌好后直接用木头支在屋里用来烤火的炉子上。

五花肉肥油多,俩人蹲在火炉边,看着猪肉滋滋冒油,滴到煤炭上,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

翻来覆去烤了不到20分钟,有些地方已经烤糊了,把烤好的肉条切成片检查熟没熟透。

很成功,夹一块进嘴,烫得直哈气,烤前的腌制也很重要,放了些红糖,吃起来有点红烧肉的味道,但是口感完全不一样,外焦里嫩,入口即化,唇齿留香。

烤猪五花成功后,俩人又找了红薯和土豆扔火炉下面烤。

周信阳在后院自己搭建的小棚里摘了些生菜,洗干净,包着红薯土豆五花肉,再加上点小咸菜、辣白菜,塞进嘴里,满满一口,心里胃里顿时就满足了。

吃得停不下嘴,俩人去蒸了一盆米饭,摘了小辣椒,混着酱豆炒三个鸡蛋。

米饭、鸡蛋酱、烤好的土豆拌在一起,再用生菜包好,做了简单的饭包。为了把烤好的土豆都吃掉,又多炒了两个鸡蛋,为了把蒸好的米饭都吃掉,又去摘了一把生菜……

就这样加着加着吃的两人挺着肚子,弯不下腰。

然后为了消食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窗户都擦得透亮,扫了扫棚顶,算是准备好迎新年了。

*

过年了,周信阳和于冬月早起穿了一套新的衣服,熬了浆糊贴春联和福字,院门的福字是正着的,屋里门上的福字是倒着的,代表“福到了”。

赶集时买的几串挂在树上院子里的五颜六色的小旗子,也扯开连接在房顶和院子围栏上。

忙活完外面的,两人手和脸冻得通红,嘴都冻僵了,在灶坑边腻歪在一起暖暖才缓过来。

最后瓜子花生糖铺满一桌,周信阳非要放在装杯子的托盘里,摆得整整齐齐,瓜子瓜子一堆花生花生一堆,中间几个苹果摞一起,像是摆阵。于冬月看着整齐的有些闹心,一股脑全到桌子上,乱糟糟才有家的味道。

宋莲芝一家三口早早就背着一篓子东西来了,开始准备今天的一桌子菜。

厨房是宋莲芝和周信阳的天下,剩下三人只有打下手的机会。

中午这顿饭,五个人,十个菜。

荤素各半,早上江展骑车去公社买的烤鸭。周信阳昨天买了三个大猪蹄剁成小块炖得软嫩弹牙。上次赶集买的两条冻的带鱼,今天裹了面粉做成了苏炸带鱼段,金灿灿喷香扑鼻。又顺手炸了一盆萝卜素丸子和一盆猪肉丸子。

那边锅里还有最后一份豆角土豆玉米排骨没出锅,听见村里有放鞭炮的声音,灶屋的宋莲芝急得拍腿,“快点快点,别家都吃上饭了,不能比别家吃饭晚,赶紧洗手坐下,别看热闹了。”

最后一盆菜端上来,四个人跟在周信阳身后看他到门口放鞭炮。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大家捂着耳朵咧嘴笑得见牙不见眼,大声喊着“过年啦”“过年好”也不管对方听不听得见。

放完一串鞭炮,宋莲芝就叫嚷着他们回去吃饭,心里一直惦记着比别家吃饭晚。

江展和江颖见了那么多好吃的眼睛都直了,一只手筷子夹不停,一只手揣进兜里紧紧攥着刚才于冬月给他们的两块钱压岁钱。

“这是姐姐和姐夫给你们两个的压岁钱,自己保管好,以后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