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妹妹三岁半[快穿](257)

作者:梅酒酒 阅读记录

清政府落幕, 侥幸逃过一劫的赵家人, 自然继续做回老本行。

张大娘的缎面铺子里卖的布, 绝大多数都是自家生产的。由于质量确实不错, 在二公路算是一家知名店铺。

在顾怜没去张大娘家前,张大娘的丈夫和孩子们都是中规中矩的用着祖上传下来的手艺织布。

可当顾怜去了张大娘家,并参观了家里的织布程序后, 觉得她们家的布料虽然好, 可花色单一甚至压根就没有,太简单了。

继续这样下去,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于是,小朋友在仔细询问如何织布,又弄清了这个时期织布机的织布原理,并亲自体验过如何织布后,就冷不丁的帮忙改良了手艺。

张大爷他们最开始见到小朋友感兴趣, 本是抱着好笑的态度带着孩子走了一遍流程。

即便他们一早就听张大娘口中听说,小顾捡到这个妹妹有一手绝佳的绣活, 甚至也感慨过张大娘的那件孔雀旗袍, 有多惊艳。

可刺绣和织布完全就是两码事,小朋友这么小年纪就会刺绣,铁定是更小的时候就已经在接触, 甚至天赋就在这一块。

会刺绣,压根就不能同会织布相提并论。

毕竟张大娘家的小孙女已经满过五岁了,这么多年来一直待在家里,见多了大家织布,也没见得学会。

谁知道,他们就那样带着孩子走了一遍流程。顾怜不仅记住了,甚至连织布机的原理都被她搞清楚了。

更令他们不敢置信的是,小朋友将张大爷给孙子孙女小时候做的缩小型织布零件,给组装成了小型织布机。

并通过那个玩具,织出了一块淡黄色的花布。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块淡黄色的花布上,竟然还有米色小雏菊!

这种天赋,这种本事,当时就将张家人给震住了。

之后,小朋友不仅教会对方如何在织缎面时,做到织出各种花样。甚至还当场指导张家人,利用张家的现有器材,改良了他们的织布机器。

区区几天时间,直接将张家利用传统工艺织布的速度,给整体提升了至少两倍。

顾怜之所以有这么强的动手能力,还是要归功于玄学世界追求科学的顾执哥哥。

顾执能够从无到有的弄出机器人,弄出拖拉机,自然证明了他的不凡。

不管是能力还是天赋,都要高顾执一头的小朋友,在那个玄学世界总共待了五六年时间,甚至最开始的那一年半载基本都是同顾执混在一块的小朋友,自然能从对方身上学到,如何研究和改良。

张大娘从一开始就对小朋友抱着友善的态度,甚至将小朋友在这个世界的哥哥顾泽,当做自家小辈护着。

张大娘对兄妹俩好,早就注定会得到小朋友最真挚的感谢。

张氏缎布有了小朋友改良的新工艺,生意自然是更上一筹。

至于顾泽,由于这技术就是自家妹妹改良的缘故,送到顾泽手上的缎面料子自然要比其他人买到的,更为用心甚至是高级。

随时都能拿到张氏缎面铺子最新花样的顾泽,在小朋友一个周只有两件手工刺绣的情况下,铺子里的生意依旧源源不断。

正是因为生意好,除了收银,顾泽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花在制作旗袍上,哪里有时间去搞赵琳店里这些花样。

于是,在听到店员用那样的态度对待自家妹妹时,顾泽直接就用一句冷冷的话打断。

“咱家铺子生意尚且说的过去,不需要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吸引客人。”

被顾泽一句冷冰冰的话打断的店员,面色顿时一白。

她正准备怼回去,余光就恰好瞧见,由于小朋友挪了一下身体,露出来的放在沙发上的小兔子书包。

等等……

那兔子不是印的!是绣的!

这个时期的书包,还没有发展到现代双肩包林立的地步。

学子们平日上下学,背的包要么就是家里的长辈帮忙缝的斜挎包。有钱人家,也可能会请专门的裁缝帮忙缝制,甚至是绣出一些花样。

但是,再是请了人刺绣也不可能绣出,顾怜书包上这种,栩栩如生到连每一根毫毛都好像是真的一般。

若非这颜色与现实不太符合,店员都要怀疑沙发上不知何时竟然蹲了两只兔子。

总而言之,在一水的单肩斜跨布包的背景下,顾怜突然叫自家哥哥帮自己做出这么一个集精致方便,甚至是好看,于一身的双肩手工刺绣包。

店员看了一眼,就知道不简单。

瞧到书包不简单的店员面色大变,艰难的将目光从书包上栩栩如生的粉兔子,挪到坐在沙发上的两人身上。

便见,早前她心里不断鄙视跟不上潮流的同色系浅绿色亲子唐装上,用了色调偏绿的亮白色的丝线,绣出了山水以及白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