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基建系统回八零(63)

作者:江林熙 阅读记录

徐大叔不管不顾把苏音扯出五六步,远离大家才压低声音批评苏音:

“苏经理,你不能有了钱就乱花,博得好感不重要。到时候工程没结束钱花没了,不能按时完工影响以后信誉。”

“放心吧,徐大叔。我只是给大家预支半个月工资,其他钱我会交给财务唐娟,一笔笔都走正规帐,不会在我手里浪费一分钱。”

“预支半个月……”徐大叔还想拦,转念一想今儿干活时,就有几个干了一半就没力气,一问原因是早上喝了半碗稀粥,中午一个馍馍,跟没吃一样。

这些都是二十左右的半大小伙子,吃不饱没力气,干活还不如他这个老头子。

“好了,徐大叔,咱们干的都是体力活,不吃饱怎么行,半个月工资能吃饱一个月,好事。”

这一晚红卫农场的八卦新闻第一次可以敞开了聊,以前都是□□里的事,男人喝酒说,女人红着脸听,还得半羞涩的骂一句。

今晚的八卦男人喝着闷酒,女人大声追着问,那些得了实惠的家庭乐呵呵的吃了顿饱饭。

八卦内容无非两件好事,场部服务公司的这个月工资全发,还要补足以前拖欠的工资。

场部服务公司里面都是干部家属,高兴的自然是那一部分人群。

另一件事就是苏音的施BBZL工队每个人预支半个月十五元的工资,外加一个月的午餐补助六块钱。

预支工资、午餐补助,这是可是打零工人群的新鲜事。预支工资有人听说过,但是午餐补助可是新名词。

享受这些利好的几乎都是住在西侧居民区的打零工人群、没有单位的盲流户,在他们眼里苏音就是财神爷。

无论上层机关干部家属、还是底层西侧居民区的住户,把“苏音”两个字挂在嘴边,纷纷猜测是省城哪家的贵女,不然能这么视金钱如粪土的大方,拿物资当玩具般的轻松不在意。

红卫桥开工的前一天,小仓库门口挂出来一块一米八长的原木牌,上面用烙铁烫出的燎黑字体:宏伟施工队。

懒得取名字,也不习惯弄金光闪闪的招牌。苏音直接取个谐音,好记还利于传送,没成想却换来众人交口称赞。

苏音:运气来了,猪都能上树。

没有剪彩没有鞭炮,围观的人群是络绎不绝,有的怯生生的拉住进进出出的施工队的同学,打听什么时候再招工;更有脑子灵光的,开始和施工队员攀亲戚拢关系。

这里面被骚扰最多的是徐大叔和老武伯,因为是老农场人、亲戚朋友老邻旧居,纷纷前来请吃酒,言外之意都是:拉兄弟一把。

早在第一次开会时苏音就说过,再招人工有两个优先,一是原来的同学优先、二是有技术的成手优先。

施工队统一口径的恢复,在红卫农场又是别具一面的稀奇事。

稀奇事一件接一件,第三件稀奇事就发生在红卫桥开工第三天。

红卫桥是一座有二十多年历史的梁桥,始建于五十年代初期,由解放军地方部队开创红卫农场时建设。

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物资条件有限,这座长度仅仅一百多米,宽十米的桥建建停停,直到三年后才完工。

开工之前准备的时间段,苏音来看过红卫桥。发现这座桥有一个可取之处,就是桥基埋建的地方选择的非常专业。

红卫河只有这一段长达百米的河谷是粗石、细石、细沙和黏土叠加的地层,桥基建在这样的地层上,

每平方厘米的桥墩能承受六公斤左右的压力,而且将近三十年的时间,桥基一点下沉的迹象都没有。

唯一的槽点就是起到桥面板横向预应力的混凝土预制板里面的钢筋太少了,这才有了3.8级地震,桥面断裂的事故发生。

而苏音她们要做的就是把多处断裂开的桥面板修补扎靠,和原来的桥面板稳稳合拢,没有起伏,且能有效的把行驶车辆的重力均匀分散给八根桥墩。

开工第三天是周六,这天一早来看热闹的人群超过了一百号,有清早就溜达过来的、有骑自行车带着老婆来的、还有年轻人三五成群来找机会的。

这些人还没到桥边,离得二里地远,就被拦住。

隋二军指着路边刚埋下的警示木牌,义正辞严的警告:BBZL自己看,看明白了往后退。不听劝告擅闯施工现场,宏伟施工队永不录用。

这番牛皮哄哄的操作镇住了几个想闯过去的。

警示木牌上面两行字:炸桥现场、非施工人员勿进。

“炸桥?不是修桥吗?”

“哎,这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这桥才塌了三分之一,接着修多省事。”

“省事?修好了,地震再把旧桥震塌了,还得重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