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基建系统回八零(68)

作者:江林熙 阅读记录

“所以,我还有最后一个既简单又不费钱的办法。”

吴伟强:“……”。

这小姑娘学识渊博不说,这吊人胃口也是把好手。

不是苏音吊胃口,她是想通过对话提点吴伟强,自己不是什么技术都不懂、只卖物资的老板,这样才有可能从他们手里分一杯羹。

吴家姐弟两个在这一带、这些年的根基有多深,他们能拿到的工程就有多大比例。

再者,苏音还想借助最后这个方法达成自己一个目的。

“吴队长,你们县政府只要求内部结构是穹顶,外面外观呢?”

“那倒没说,还是原来的吧。”

“如果只是内部穹顶,你们可以做个虚的穹顶,实际还用你们原来设计的长方形作为真实的顶部,这样声音效果问题就不会出现了。”

“虚的……假穹顶?”吴伟强眼珠都快出来了。

“不算是假,视觉上的真穹顶,声音上的假穹顶。就是……”苏音随手拿过来唐娟给买的大算草纸,用铅笔在上面边画边讲解。

“在长方形吊顶的下面牵拉上一张圆弧形向下的金属网,吊顶墙体漆成红色,金属网漆成金色或者黄铜色,再安装向上射灯。

灯光投射在红色的顶部墙体后向下折射,被金色网格隔成红色方块,从下面向上看,富丽堂皇的穹顶就出来了。”

“你确定?苏经理。”

“我确定,首都大剧院其中一个歌舞厅就是一BBZL模一样的影像穹顶。”

“苏……经理,还去过首都……大剧院……”吴伟强喃喃的拿起苏音画的草图,苏音莞尔一笑。

“哦,还有一件事,苏经理。红卫河的上游乃木县准备修渠,打通乃木河和红卫河。

“打通乃木河和红卫河?!”这次轮到苏音兴奋了。

修桥之前勘查河谷时,还想着如何让红卫河有水,这不机会就来了。

“咳咳,”吴伟强咳嗽两声,意思他有话提醒:

“苏经理可能不知道哈,咱们两家临着的这段红卫河,和乃木县的红卫河隔着两段淤塞的河谷,都是地震造成的堰塞湖。”

“堰塞湖?那乃木县引进到红卫河的水高出堰塞湖怎么办?”

“所以乃木县要修建拦水坝,让河水拐弯,把红卫河修成护城河。”

“修成护城河?”苏音轻轻的在桌面擂了一拳:

“绕一圈在流回乃木河,亏他们想得出来。”

“这也不能怨乃木县,”

不是吴伟强替乃木县叫屈,实际乃木县早在七九年时就和红卫河中下游的几个县、市、农场做了沟通,希望每个地方政府都出人出钱一起把乃木河水引到红卫河,造福沿河两岸几百万民众。

在西北,干旱是农业和人们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但比这还困难的就是各级政府财政历年吃紧,没钱盖房修公路,哪还有钱修渠引水。

再说从乃木河引水最先得到实惠的是上游的乃木县,中下游的很多地方就等着坐收渔利,这件事拖了两年。

随着1976年籼型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西北很多近河谷和湖泊的地方,家家都吃上了大米,日子也比以前富足。

尤其是今年1981年,籼型杂交稻于获得了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前几天西北省开会,督促各地加快修渠造河引水灌溉,把很多收成不好的低洼旱田改成水田。

乃木县只有少数的城乡临近乃木河,去年这些城乡的水稻收成占了全县收入的百分之九十。

这让乃木县政府看到了希望,急于今冬完成乃木河水接驳入红卫河的工程。

流经乃木全县百分之六十土地的红卫河能够引水成功,明年到秋上,乃木县就可以彻底摘掉贫穷县的帽子。

乃木县的想法其实也是苏音的想法,她一直想要红卫河水饱满起来。有了长足的水源,不只是农业上水稻的丰收,

还能发展养殖业,扩大畜牧业,甚至开山种果树、绿化荒漠,哪一项都能给红卫农场带来收益,哪一项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吴队长的意思是要我们两家联手接下护城河这一工程。”

“不只是我们两家,还有邻居前进县和乃木县,他们干大部分,我们承包其中一段。”

吴伟强说到这特意加了一句:

“苏经理别小看这一部分,这一冬三四个月能干完就不错了。”

“花这么大力气修护城河,还不如把两个堰塞湖掘开,放水下灌……”BBZL苏音就是想不通。

“苏经理,掘开堰塞湖容易,掘开之后的事谁来负责,毕竟乃木县只管乃木县那一亩三分地。”

“怎么样苏经理,你若有意向合作,我回去汇报给吴局,接下来事情在坐下细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