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荣妃日常+番外(209)

作者:华卿晴 阅读记录

皇帝本来提步要走。

听着荣嫔的话,皇帝迟疑了一下。

“朕去一趟慈宁宫。荣嫔,你且宽心,朕自是不立危墙之下。”

皇帝还是安慰了话。

皇帝都说了好话。

采薇当然不会不识趣。于是,采薇谢了话,在皇帝的搀扶里,就是顺势起身了。

皇帝匆匆赶紧慈宁宫。

采薇和四个孩子自然留在寿康宫。

当然,采薇不忘记吩咐了人,去查一查钟粹宫的情况。

这一场的地震。

慈宁宫的情况比寿康宫好不了多少。

至少,太皇太后的寝宫是没出现倒塌的现象。不过,偏殿同样倒塌好些处。落下来的屋梁、瓦片,还是砸伤了人。重伤、轻伤,皆是有的。

到底太皇太后有宫人护着,就是受了一场惊吓,没真的出了事儿。

皇帝去亲眼瞧了后,也是搁下心思。

眼下最要紧的,在皇帝看来,那是理清京师的情况。

至于京城?至于整个地震的范围多广?

此时的皇帝是不知道的。

皇帝能做的,就是召集重臣商量如何处理此事。

当然,在此之前,也要弄清楚地震的范围与受灾的情况?

这一场地震,大概能汇总到皇帝跟前的,只是京师的情况。

其它的,自然还需要时间。

哪怕如此,皇帝真是一脸的难看。

京师的情况非常不好。

百姓受遭,特别是代表了皇家脸面的京城出事儿。在这等皇帝代表天意的时代里,这真不是好事。

天子,这是天授神圣。

皇帝的权威,会被打击。

特别是南边的三藩之乱,哪怕是进展颇顺。

之前已经有大胜了。

在这等情况下,会不会让逆贼搅起风云?

皇帝头疼。

再是头疼,问题出来了,还得解决。

皇帝能做的,就是下了“罪己诏”。

不管其它的,这错得先认下。天灾,那也是皇帝的锅。

如今皇帝能做的,除了下“罪己诏”这等发出声音外。更重要的还是团结,可以借助的力量。

至少,京城不能乱。

“朕甚心痛,此次地震,乃之朕罪矣。”

皇帝当着重臣们的面,下了“罪己诏”。然后,自然就是与重臣商量平定之法。

“为安抚人心,救灾、赈济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发放的银俩,朕即刻下旨,先发内帑十万两振恤兵民。”皇帝说了这话后,想了想,又道:“受灾之地,钱赋、徭役今年皆免。”

皇帝说了这翻话后。

又是沉默片刻,又道:“在场诸位,皆是朝廷肱骨之臣。你等议一议,这振恤的标准吧。”

皇帝不是一言堂。

皇帝还是需要听一听重臣们的建议。

地震的次日。

朝廷明文,凡地震房屋,京师无力修复的。在旗补每户银四两,民间每户补银二两。若因地震死亡的,每人补银二两。

内帑的十万两,皇帝在听着内务府的汇报,这确实不够振济。

皇帝又下旨,内帑再发十万两白银赈灾。同时,还是下旨给大学士明珠,这一位惠嫔的堂叔。让其督促八旗,号召官绅之家,富户之家,共同捐资助赈。

第111章

皇家最是惜命人。

于是, 皇帝下旨, 宫廷里的嫔妃们一起随驾, 跟着圣驾、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凤撵一起,那是移到京郊外。

京城高墙屋楼的,地震余波犹在。

这京城皇家人是不敢住了。

采薇护着孩子们, 她也是运气好着,还是有皇太后护着。

这出行了, 一路算得安宁。

只四个孩子在身边, 采薇就是心中踏实。

采薇的身边人没出事儿。

采薇就是打探了娘家的情况。

跟第一世一样的, 阿玛、额娘好的,府上一切平安。

采薇之前传的消息,一些的小暗示, 额娘那儿是懂了的。这让采薇心中是松了一口气。

如今出宫了。

哪怕是去京郊?

总归安全些。

一路出京城, 采薇心中是沉甸甸的。

因为,采薇听到了京城之内的哭声。还有那倒塌的屋舍。

真的是人间惨况,让人瞧着, 心有不忍。

至于提醒?

采薇不会去做, 也做不到。

预言什么的?

除了被人当疯子,没什么好下场。

特别是迷信的这个时代。

被人打死了, 都是白给。

一个嫔妃,如果陷进了预言之类的事情里, 更可能牵连上巫蛊之祸。

那时候, 倒霉的就不是自个儿。连亲人族人, 得一起遭殃。

多大的脑袋, 吃多少的饭。

采薇是一个凡人,她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少的。

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规则。

逆了规则的人,除非强大到推翻一切。否则,只会下场凄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