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妻似锦(150)

作者:寂寞的清泉 阅读记录

连这个他都算出来了,真是个老半仙。还好是个有品行的老半仙,没有提过份条件,否则自己该怎么办?

韩莞答应一声,才出了禅院。

来到外面,她还是有几分雀跃,原主的身份清楚了。明弘大师的批命,在这个时代也能算个证据。

又想着,老和尚让自己五年给他一瓶水,还剩四瓶,四五二十,至少有二十年的时间能要挟要挟他。

至于那两个小姑娘,基于各种原因,她都会对她们好……说“善待”有些言重了,她们的身份比她这个弃妇高多了。

十九这天,韩家所有成员都起了个大早。

吃完早饭,天还未大亮。韩莞一家就带着两只虎、韩苒、豹子、翠翠上了驴车,由春大叔赶。春嬷嬷、黄娟、黄绫、两个小小厮上了骡车,由郝雷赶。

春嬷嬷去京城主要是给儿子办聘礼。

春大叔望望天上的朝阳,笑道,“看情形,这几天都是好天气,酒楼定然大旺。”

车里的韩莞笑道,“承春叔吉言。”

进了京城东胜门,直接去聚满楼,午时末就到了鸿鹄大街。

他们在街口下车,把翠翠装进笼子黄娟拎着,离老远就看到不一样的聚香楼。

聚香楼大体跟这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一样,黛瓦青墙,雕花门窗,只不过雕花花纹揉入了些许现代元素。

而最突然的是牌匾,跟这个时代的小牌匾完全不同。牌匾的长度占了整栋铺面长度的大半,宽一尺,两边是用黑色木条和橘色木板拼的花纹,正中间黑色木块上写了几个刷了金粉的金色大字——聚香楼。

这种装修风格既符合当代审美,又别具一格。按韩莞的想法,金字换成白字更好看,但这个时代的人肯定不喜欢,觉得不吉利。

由于铺面不大,后又把铺面的后墙拆了,往后面院子里延伸了一部分,大了不少。

大门里挂了两个牌子,上面写着,“勿大声喧哗”和“稍安勿躁”。

一楼大堂的桌子清一色长方形六人桌,铺着红白相间的格子桌布,上面还摆了一瓶小插花。有客人来吃饭了,就把桌布插花取下。椅子不是传统的官椅或是圈椅,椅座和椅背是椭圆形棕色木板,几根原色木条做支撑,简洁另类,又不占地方。

四周墙上挂的不是字画,而是木条做的拚花,隔一小段距离挂着假花或绿色植物。最里面是总台,总台旁边放了一架古筝,开业后有专人弹筝或吹萧。

楼上共有十四个包间,其中八个大包间以花命名,比如芙蓉厅、牡丹厅、水仙厅等。大包间里是大圆桌,装修风格大气,供多人聚厅。

另六个小一些的包间以颜色命名,赤亭、蓝亭、橘亭、绿亭等。小包间里是小方桌,最多供四人聚餐或下棋品茗,可以全天在里面消费。装修简洁清爽,与当下风格有差异。包间价格最高的,就是小包间。

掌柜、厨师、杂工、小二,每人的衣裳帽子都有统一的衣帽。因为工钱给的高一些,招收的人长得都不错。

不仅装修风格和员工衣裳大不同,碗盘也是专门去窑场定制的。这个时代有许多精美碗碟,比如青花瓷、粉瓷、彩瓷,但碗盆碟形状都是一样的,不是圆的就是椭圆。而韩莞让聚满楼定制的碟盘却大不一样,高低错落,圆的方的敞口的形状各异。

韩莞非常满意,就是觉得光线不算太好。若是玻璃窗,玻璃柜,玻璃花瓶,就完美了。

黄琛和黄强这些天一直在铺子里忙。特别是黄琛,嘴边都起了燎泡。黄强已经通过黄琛的考验,当上了这里的副掌柜,正掌柜姓郑。

第一百一十九章 最引人注目

韩莞笑道,“舅舅做的非常好,比我想象中还好。”

黄琛又说了发了多少广告单,明天休沐,第一日又打七折,或许因为菜品价格太高,国子监生员只提前预定了一楼大堂的三桌。

大包间倒是预定出了四间,就餐时间是晚上,分别是勤王府、承恩侯任府、张侍郎府、武勤伯黄府。小包间只预定出了一间,也是勤王府定的,就餐时间是晌午。

黄府是黄琛的主家,还有酒楼的一层干股,张侍郎府是大老太太的女婿家。他们两家预定在黄琛的意料之中,但没想到高高在上的勤王府和皇后娘娘的娘家承恩侯任府居然也预定了。

韩莞笑道,“任将军应该是勤王爷拉来的。”

黄琛对酒楼几乎样样都满意,只有两点他有些忐忑,一个是菜品价格太高,怕人少影响生意。二个是人均不得超过半斤的酒限量,怕客人有意见甚至闹事。

他说了自己的顾虑。

韩莞说道,“我们的酒楼不大,定位高精,又有那么多新菜品,价格自然要高。若是不设门槛,人太多,环境太嘈杂太热闹,与我们的定位不符。至于限酒,若是别的地方,自然不敢这么做。但这里是鸿鹄大街,紧挨国子监,是人们心中的风雅之地,连外面小贩的吆喝声都要比别处小一些。我们限量不许人醉酒闹事,也说得过去。星月山庄和双宜山庄有生意往来,我已经跟勤王爷说好,开业后的前几天他会派人来守着,有人闹事,勤王府会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