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妻似锦(260)

作者:寂寞的清泉 阅读记录

二房来了两个媳妇,帮着劝她们。

韩莞表达了韩宗录的意思。

韩宗瑞是英雄,是不怕死的好男儿,谢明承亲口定性了的。韩泊深回来后,就过继韩宗录当他的儿子,韩宗瑞依然是嫡长房的子孙,大老太太的亲孙子。彭氏不会老无所依,将来由韩宗录养老……

彭氏婆媳倒下了,许多事都由韩家大房和二房帮着办。

韩泊厚和韩宗录的尸骨埋在了西关城外和沙漠里,不需要大殓小殓。搭了灵棚,请和尚超度亡灵。会给韩宗瑞会立衣冠冢,但要等到韩家男人回来以后。

还是有来吊唁的人,清一色给韩宗录吊唁。在齐国公府的谢明继和谢明谦、谢明来来了以后,来吊唁的人就更多。

四月二十早上,韩莞看到大老太太的病好些了,提出明天回星月山庄,她不放心两只虎。

老太太也不放心那两个孩子,点头同意。又商量道,“等泊深认了宗录当儿子,吕氏就是我的正经孙媳妇了,宗录又说了要给彭氏养老的话,我想把她们婆媳接来家里一起住。”

韩莞看了一眼老太太,江山易改本性能移,老傻白甜的性格一点没变。

她说道,“若只有吕氏,无论人品,还是身份,她来咱家住都应当。但是韩大婶……”

谢泊厚已经被除族,不再是韩家三老爷,也就不能喊彭氏为三婶,只得喊韩大婶。

韩莞顿了一下,又道,“韩大婶是韩泊厚的妻子,小包氏的亲儿媳妇,她住进咱家名不正言不顺。再说,之前谢大婶跟卢氏婆媳走得很近,耳根子又软,住久了怕被人挑唆凭白起事端。宗录说给她养老,但并没有让她搬来家里住。买个下人送去,每月给些银子,时时去看看,就是养老了。”

韩莞对彭氏的印象一直不太好,彭氏的确是个老实人,但有些拎不清,若被人利用认起死理来,是讲不通道理的。这样的人,远香近臭。

韩莞也没有给她们买下人,没有送银子,还嘱咐老太太不要做。那是韩宗录答应的,就应该他回来办,这是他做为韩家大房未来当家人的担当。韩莞从来没把韩泊深看成当家人,那个人继承了亲娘的傻白甜,又被小包氏养废了,担不起大事。他只要能像老太太这样,安于享受,不找事,听得进道理,就够了。

江氏也道,“我也这么觉得。彭氏看着好性儿,可万一她想的跟韩泊厚一样,觉得婆婆把那件事弄出来是害了他们,反倒会怨上咱们。离远些,让她衣食无忧,也就对得起宗瑞了。”

老太太想想也是,说道,“是老婆子没考虑周全。彭氏的那个软性子,被人一挑唆,还真不好说。”

韩莞笑起来,老太太最大的优点就是拎得清,听劝。

她又去了趟包家送的宅子。宅子离韩家挺近,只有三条街的距离,不大,很新,大概值个近千两银子。包府应该早想到要送韩莞,已经翻修一新。稍微拾掇一下,再买些家具就能入住。

韩莞比较满意,家里人口少,这么大足够了。

她前两天买了一房下人,贺叔和贺婶,再加个十三岁的闺女蜜露,蜜露这个名字当然是韩莞重新起的。让他们拾掇房子和看房子,包嬷嬷偶尔来看看,春大叔等人进京办事就住来这里。

四月二十一午时初,韩莞坐的马车到了星月山庄后门。

赵佳儿和赵好儿正手拉手在两家之间的大树下玩。大树枝繁叶茂,遮挡着烈日。翠翠、驴叔、豹子也在这里,离老远就能听到他们的笑声和叫声。

小姐妹认识包大伯,知道姨姨回来了,都高兴地迎了上去。

韩莞每人抱起来亲了亲,又摸了摸翠翠、豹子、驴叔的头。

赵畅前几天去了辽城,那里突发倒春寒,冻死不少人和牲畜,皇上要派一个皇室中人去慰问并协助官员震灾,他主动要求去的。

韩莞有些不解,当个富贵的闲散王爷不好吗,他这么积极,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以为他有什么非分之想。又想着,赵畅是个聪明人,他这么做肯定有其理由。

小姐妹午歇后,魏嬷嬷和李嬷嬷才悄悄告诉韩莞,好像何淑妃又给赵畅说了个媳妇,又是何府的表小姐,赵畅不愿意,母子两个发生了一点不愉快,负气去了辽城。

韩莞无语,那何侧妃就是个猪队友,专坑儿子的货。

第二百零六章 坏榜样

下晌申时,驴叔带着豹子去接两只虎下学,韩莞领着小姑娘、翠翠在星月山庄前门口外的一棵大树下等。

大院子里虽然还没完全建好,可已初具规模,院子连着院子,月亮门套月亮门,游廊四通八达,站在小院子门口看不到他们渐渐走近的身影,没有接人的喜悦,小姑娘强烈要求去前门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