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妻似锦(273)

作者:寂寞的清泉 阅读记录

韩莞笑道,“有机会,还要你能干才行。”

老太太得意地笑道,“宗寻像泊深,看着是白面书生,可武功好,打起仗来不要命,能文能武。”

这话说的,别人都不好往下接。

回京这段时日是韩泊深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光,老娘天天表扬他,让他微驼的脊背都不自觉地挺直了些。但听到老太太当众如此说,还是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二老太爷哈哈笑道,“要我说啊,宗录最像我们韩家的先祖,我的太祖父。他老人家能文能武,长相俊俏,不到二十跟着太祖打江山,不到三十就封了侯。唉,可惜后人不争气,韩家渐渐落败,最后被韩泊述全部败掉……”他不好说长辈的不是,又问,“皇上封赏了吗?”

韩宗录说道,“没有,皇上今天要听和王爷和雷元帅禀奏前线事宜,后天有功人员再进殿听封。”又笑了笑,说道,“皇上还专门夸赞了我,说我有祖先遗风,英雄出少年。”

二老太爷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皇上还能记得我韩家祖先,太好了。”又眼冒精光地看着韩宗录,“好小子,我韩家子弟,就要靠你带领着奔前程了。这是你做为长房嫡长孙的责任,要一直记着。”

韩宗录表情严肃下来,说道,“晚辈谨记二祖父教诲。同韩家子弟一起走出低谷,也是宗录一直以来的心愿……咱们韩家男人,八叔、五哥升了官,又得上峰赏识,留在关城戍边。八个人回来了,十叔和四位兄长会继续当兵。五叔、七叔、九叔年纪大了,身体又有伤,他们三个已经卸甲归田,走得要慢些,稍后几天才能到京……”

几个卸甲归田的人岁数大,又有伤,留在军里没有前途。继续留下的几人年轻,有韩宗录的照拂,将来好升迁。留在边关的两个人,虽然边关坚苦,但升官快,这是他们的选择。

韩宗录嘴里的“五哥”是二老太爷的大孙子,“五叔”是二老太爷的大儿子,他们二人还是父子。二老太爷听说大孙子已经当了官,哪怕留在边关他也高兴。

二老太爷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咱们韩家祖先本就是军功起家,年轻后生本该在军营里奔前程。”

好不容易等到长辈把该问的问完,大虎急不可待地问,“舅舅,你们是怎么杀了阿木尔儿子的?”

这事大虎听好几个人说过,还是想亲耳听到当事人韩宗录说。

这事韩宗录说的再多也不觉得多,又笑着说了一遍。

众人已经听说有狐仙帮助他们,今天听他说得更加祥细,他居然还跟狐仙说了话,狐仙说的还是大梁话,极是不可思议。

二老太爷道,“狐仙帮助我们大梁,说明大梁得上天眷顾。得天助者,必有大德。”

韩莞笑道,“还有朝臣把狐仙跟祥云丝巾联系在一起,说祥云丝巾降落在大梁镜内,就是大吉。圣上更是开怀,又表扬了齐国公府献祥云丝巾的功绩。谢将军专门说了要建一个庙宇供奉仙姑,圣上大力支持,说从国库里拨银……”

韩莞暗道,把狐仙和祥云丝巾联系在一起的人还真是聪明。

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赏

吃完庆功宴,韩家二房、四房、五房的人才走。

韩莞三母子没走,在这里歇一宿。

次日,众人又早早聚集在老太太的院子里,听韩宗录讲前线的事。

不多时,韩云和大包夫人、黄琛夫妇带着家人来了,又问着他们感兴趣的事。

晚上,两家的男人下衙后来到韩家吃饭,又把二老太爷请来。

几个男人去外书房谈到很晚。

今天韩家三母子依然住在这里。

第二日,韩宗录寅时起床,吃完早饭后就带着小厮骑马去皇宫,今天皇上对有功人员进行封赏。

巳时后,韩家另三房人、柳氏和黄英又陆续过来等韩宗录的消息。

韩宗录酉时初才回来,笑得一脸灿烂,躬身给长辈们见礼。

二老太爷急道,“快说,皇上封你什么官啊?”

韩宗录笑道,“龙恩浩荡,我被分去了虎卫营,封为正五品千总。”

京城内外共有五支军队镇守,虎卫营、狼卫营、东大营、西大营、御林军。御林军主要保卫皇宫和京城以内,东大营和西大营主要守卫京城内外。虎卫营和狼卫营既肩负守卫京城,又有保卫大梁领土的职责,有些像前世的野战军。若哪里打仗,这两个军营里的人大部分会开往前线。所以,大梁军队军力最强装备最好的就是虎卫营、狼卫营、御林军。

二老太笑声畅快,“五品千总,是中级军官了。这孩子才十六岁,前程远大。”

韩莞也高兴,虎卫营离三羊村不远,只有十一、二里路。笑道,“以后弟弟到我家就方便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