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妻似锦(362)

作者:寂寞的清泉 阅读记录

有几个人能自由进出玻璃工厂,就包括戚管事和春大叔。

管吊桥的士卒一看是戚管事,忙放下吊桥请他过去。

听了戚管事的话,赵畅沉了脸。母妃以这个借口把闺女接回走,实际上是在逼迫他回去。

现在,他已经不是那个被禁于皇宫的四皇子,回去把有些话说透,有些人也该收拾收拾了。

玻璃工厂基本理顺,该培养的人也培养了。再过几个月,自己就能轻松了。

赵畅把事情交待完,坐马车往京城赶。

天空又开始下起鹅毛大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赵畅又是堵心又是忧心,闺女的身体刚刚好一些,但愿她们不要生病。在母妃的心里,何家利益比她孙女的身体还重要。

路不好走,未时初赵畅才到京城东胜门,未时末才到达皇宫。

何淑妃正坐在罗汉床上,怀里搂着小姐妹,一旁坐着何大夫人、何三夫人、何八姑娘,几人说笑着。

何八姑娘方龄十四,是何三夫人的闺女。长得灵动秀美,声音清脆,很会说话扮痴,不时逗得何淑妃呵呵直笑。

赵佳儿和赵好儿厌厌的,有些困,头也有些痛。但想到爹爹和姨姨都让她们孝顺祖母,也不敢动,任祖母抱着。她们知道这是恩宠,之前祖母很少这样抱自己。

看到儿子风尘仆仆回来,何淑妃还是高兴。“哟,皇儿怎么回来了?母妃知道皇儿公务繁忙,不让小井子跟皇儿说的。”

一旁的小太监吓得腰哈得更低,“奴才该死。奴才提醒了戚管事,说淑妃娘娘体恤勤王爷繁忙,不让他告诉王爷。”

赵畅坐下,何大夫人、何三夫人、何八姑娘都起身屈膝行了礼。

赵畅脸色不虞,冷声道,“难为你们,你们一来,母妃的病就大好了。”

何家几人尴尬地笑了笑,都不敢说话。

何淑妃忙说,“昨天本宫头痛,胸闷,想孙女想得紧,就让小井子把她们姐儿俩接回宫。她们一回来,本宫的病倒是好了大半。呵呵……”

又给何家三人使了个眼角。

何大夫人笑道,“王爷公务繁忙,难得娘娘和王爷相聚,我们告辞了。”

何家人走后,小姐妹下了罗汉床,挤进赵畅怀里。

赵畅觉得赵好儿脸色酡红得不正常,摸了摸她的前额,皱眉道,“好儿好像发热了,快去请御医。”

何淑妃皱了皱眉。在儿子心里,自己这个母亲从来比不上他的闺女。

等到御医来了,诊脉两个孩子都得了风寒,赵好儿要更严重一些。

赵畅气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何淑妃也有些过意不去,这个天气把孩子弄回来,折腾病了。不是说在双宜山庄把身体养好了吗,怎么坐个马车就能生病。

她再看看儿子,今年二十二岁了,连个儿子都没有,也没个正经媳妇。太子有三个儿子,明王有两个儿子,听说明王妃又怀了孕。可自己这个儿子,只有两个丫头片子。还事事不上心,把最亲的人越推越远……

御医们又是施针,又是熬药、喂药,一通忙乱,到了晚上小姐妹才安静地睡着。

何淑妃才逮着机会跟儿子单独讲话。

儿子一直阴着脸,再想想偏殿里的小姐妹,何淑妃觉得那话不应该现在说。可现在不说,明天儿子出了宫,再找借口不进宫,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说。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何淑妃还是说了。

“畅儿,那个庆通玻璃行是你主要管着的,你也应该给你舅家谋些好处才对。看看和王多能耐,秦家是帮着他的,他就给了秦家一成股,还给了谢家一成售卖玻璃的股。可你外家,什么利都没有。”

赵畅不耐烦地说,“所有的股份都分完了,现在说晚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何家的心思

何淑妃气恼地看看傻儿子,“你怎么能胳膊肘子往外拐,你外家才是你的倚仗……”

赵畅截了她的话,“母妃,你这话是会给何家招祸的。我的倚仗是父皇,他们当不起。”

何淑妃忙道,“好,好,是母妃说错了。母妃的意思是,除了皇上和母妃,真心帮你的只有你外家……那个,股分分出去了,还可以拿回来呀。”

见母亲无下限地帮着老何家,赵畅极是无语。明知故问道,“拿谁的回来?”

何淑妃抿抿嘴唇。儿子不帮她说出来,只得厚着脸皮自己说出来,“别人的拿不回来,但韩氏的肯定能拿些回来。一个没有倚仗的弃妇,手里攥的再多也保不住,我们不要,自有人要。不说别人,太子肯定起了心思,听说太子良媛招了几次卢氏进宫。不如让韩氏拿出两成股给何家,实在不行一成也行,咱们还记她一个人情,帮她保住剩下的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