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妻似锦(460)

作者:寂寞的清泉 阅读记录

冯嬷嬷说道,“啧啧,那位周大姐看着脸上又黑又丑,身上可是细皮嫩肉,一点也不比小媳妇差,一双手也护的极好,白嫩嫩的。”

包嬷嬷也说道,“她洗手,洗指甲,就能看出她之前有多讲究。虽然楼里的人也讲究,但她教那一对双的言行举止,那份稳重和不急不躁,可不是那个地方的人能有的。我瞧着,她应该出身于富裕之家。”

冯嬷嬷点头道,“我也觉着周大姐的出身不简单。可惜了,命运多舛,一辈子命苦。”

这就是教养嬷嬷的厉害之处。出身高,出身低,通过言行举止就能断定。

次日,韩莞让郝叔去县城给那三人办奴籍和良籍。不说他们认识县太爷和师爷,就是现在流民多,也比过去好办户籍。同时,还让郝叔买一张琴回来。

周西和周南辰时末就来了正院听差遣。她们穿着村里孩子的旧衣裳,可看着一点也不像乡下孩子。

这么小的孩子能干什么。韩莞让她们跟着丫头学收拾屋子,等小姐妹和翠翠几个小东西回来,负责陪他们玩。

两个孩子随时都是笑着的。

韩莞笑问,“什么事这么高兴?”

周南的性子要跳脱些,说道,“禀姑奶奶,我们来了好人家,还能挣钱给周奶奶治病,我们乐了一宿呢。嘻嘻……”

周西也说道,“周奶奶极是高兴,说她成了良民,这里又青山绿水,等她死了让我们把她埋在后面的山上。我们跟她说,现在我们能挣钱了,给她治病,让她活久些。”

或许周奶奶经常说“死”,她们说“死”也没有多少难过之情。

倒是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韩莞笑道,“我师父治外伤的手艺极好,请他给周大娘看看。”

周西周南听了,更是笑得眼睛晶晶亮。

韩莞又问了她们之前的一些事。

她们住在后院的一栋厢房内,姑娘们去学琴周奶奶便会把她们锁在耳房不许出来,教她们弹琴和编络子、认字……周奶奶一个月月银是一两银子,多用于吃药……

怪不得这两个孩子一点坏毛病没学到,周大娘是隔断了她们和那些人的来往。那个老太太,对素昧平生的孩子能做到这份上,还真是个老好人。

下晌,韩莞就让人把周大娘叫来,陪她去了封家。

原主主要跟着封和学制药,看病学了一点,只能诊治小病,周大娘这么重的病根本治不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

封和给周大娘作了检查。说她腿和脚烧伤严重有后遗症,还有严重的喘病,再加上嗓子被烫伤,造成喘息困难……

封和能够缓解她的烧伤和嗓子,喘病要找更好的内科大夫。

听说能够缓解烧伤和嗓子,让周大娘大喜过望。这个病痛折磨了她二十年,真是痛不欲生……

周西和周南也跟过来了,又跪下给封和磕头。

封和给她施针抓药,没收诊费,只收了药的成本。

回到星月山庄,郝叔已经从县城回来。他买了琴和琴凳,又把周家姐妹的奴契交给韩莞,把周大娘的户籍交给她本人。

周大娘拿着户籍,激动不已。

“老婆子这辈子,还能成为良民。”

她看到那张新买的琴,没等韩莞让她弹,她就走过去坐下。

周大娘调整了一下弹弦,开始弹起来。

她弹的是这个世界的名曲“洞庭落雁”。

乐曲舒缓清丽,优美动听,意境苍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

韩莞立即就被吸引进去,似看到黄昏将至,烟波浩淼的湖边,岸边一带白沙,安详恬静,蒙蒙如霜。一群大雁从远天飞来,一一敛翅飞落……

弹到一半,周大娘暗哑有力的嗓声响起,“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

她吟诵不下去了,也弹不下去了,双手压住琴弦,低头掩面而泣。也因为她的声音暗哑恐怖,才更显得她“怀才不遇”,或者说生活境遇突变……

昨天韩莞就觉得这位老太太有故事。今天听到她的弹奏,更是肃然起敬。哪怕韩莞不懂琴,也能听出她弹得有多好。大雁就是鸿鹄,借喻鸿鹄,说明她的理想曾经高远,或者说后来的生活跟原来的理想大相径庭。

谢明来小少年跟她比起来,就是演奏家和大师的区别。

见她如此,韩莞的鼻子也酸涩起来。自己也是突遭大难,冷不丁从现代穿越到这里,跟过去的一切完全剥离。还好她穿越到这具身子上,虽然悲催,还是通过努力改变了生活和命运。若是她穿越成青楼里的某个人,或是再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的人,比如眼前的周大娘,那真的是生不如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