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掉这只蟾蜍[娱乐圈](175)

作者:成于乐cyber 阅读记录

【尉檀的神格那是多少年才修炼出来的啊,苏晋江哪可能这么快就赶上】

好在酥糖们依然保持着冷静,刚开始有不少人转发,后来觉察到吹捧得太过头,有替苏晋江招黑的嫌疑,便立即删除了转山?与?彡?夕发,并在苏晋江的后援网站以及“酥糖铺子”里贴出了公告,呼吁广大酥糖不要随意跟风尬吹。

苏晋江也在自己的网站上看到了一些被转帖过来的炒作软文,他有超级版主权限,帮着删除了一部分,打电话给霍海询问情况。

“有几家经常跟我们合作的娱乐媒体,知道公司明年准备力捧你,所以做了些宣传。”霍海说得轻描淡写,“那些东西我看了,没事儿,反正不是你自己吹的,别人说不了你什么闲话。”

苏晋江截了几张路人留言的图片发过去,“你看,要是这种评论持续发酵,影响应该不好吧。”

霍海沉默了一下,说:“那些娱乐媒体又不是造谣抹黑你,公司也不好出面干预。你不用去管,像现在这样冷处理就最好。你不正面回应,过上几天就没人再提了。”

他这么说,苏晋江也只好收了线,转头问身旁的尉檀:“你怎么看?”

尉檀翻了几个帖子,想了想说:“我的建议是,你最好自黑一把,爆一些自己的糗事和缺点。如果这种完美人设被推销出去,会让一些人获益,但是对于你个人来说不是件好事。”

他顿了顿,也许是想起了自己曾经遭遇的黑粉事件。

“大家习惯了这种人设,就会默认你必须永远没有破绽,对你的容错率很低。如果哪天你犯了什么错误,就会被无限放大。这样的人设一旦崩塌了,你需要花好几倍的力气,才能让公众重新开始公正地看待你,那个过程会很煎熬。”

作者有话要说:※之前有两位宝宝都提出了关于粉丝的问题,所以我占用一些篇幅跟大家解释一下哈~

我觉得,两位宝宝所说的“粉丝失真”的问题,可能主要是因为文中的设定有一个明显的错位:主角的事业阶段,和粉丝的互动模式不相匹配。

假如主角已经在娱乐圈打拼多年,有了稳固的人设和价值输出,甚至已经封了神,那么他的粉丝有可能形成类似于文中所描述的这种稳定状态。(我粉过的一位娱乐圈男神和一位写手大神就和文中的情况有一些接近,我就不在这里提他们了哈^^)

但文中的主角是一个刚刚开始快速蹿红的新人,以现实情况来说,粉丝的差异性、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都应该是相当大的。

这种错位,我想应该是造成违和感的最关键原因。

之所以会这样处理,是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简化剧情。

“榜样/人设的力量”是这篇文试图探讨的一个主题,也可以说是我偷偷挟带的私货。所以,主角和粉丝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被高度简化了,以便让这个主题变得更直观更清晰。

在这篇文中(仅仅是在这篇文中!!),偶像和粉丝的价值观是高度一致的,粉丝是偶像本人人格的延伸。酥糖其实可以被看成是一群小苏晋江,全盘接受主角的价值输出,并且作出同样的反馈。主角和粉丝共同组成了一个正反馈回路,互相影响,互相塑造。

第82章

苏晋江在自己的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两条动态。

第一条很短,只有一句话:【上网一看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牛叉】。

后面跟了个卖萌的表情:一只圆团子挺起胸膛把自己胀得鼓鼓的,旁边写着两个大大的黑体字“膨胀”。

第二条稍长一些,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

第一,最近网上流传的一些关于他的信息并不可信,希望大家不要以讹传讹。

第二,尽管是不实信息,但有些内容仍然是对他个人隐私的侵犯,他希望这些信息不要继续扩散下去,尽快消除影响。

他的意思表达得很明确,但措辞并不强烈,也没有指名任何一家传播这些信息的娱乐媒体。

虽说现在自媒体发达了,艺人可以直接对公众发声,但娱媒还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导舆论的风向。得罪太多人,对他今后的发展没有好处。

这两条动态一发出来,他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就很明朗了。

随后,他又回复了几条热门评论,借助其中一条的话题,恰到好处地爆料了自己上学期间一件无伤大雅的糗事。

酥糖们的回应是:

【hhhhh想不到你是这样的酥酥!】

【天啊我苏的人设还没立起就要崩塌了!这是道德的泯灭还是人性的沦丧![姨母笑.jpg]】

苏晋江:【你们不要这样。谁年轻的时候没犯过几个错呢。好孩子不要学[沧桑.jpg]】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