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山寒[种田](314)

作者:英桃 阅读记录

李青瑞看了几眼,心中欣慰,让二弟来京城读书,果真没有错。

这样想着,他又看了李青文一眼,幺弟也是块读书的料子,就看他意下如何。

文正书院的后山原来是一片田,从前学生们是要轮流下地务农的,以此来让他们知晓农活的不易。

后来慢慢的就成了种花,且有专门的花农来伺候,一大片一大片的,现在还有不少还开着。

围着书院转了一圈,然后再从大门出来,李青顺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管咋样,以后好好挣钱,送他们的孩子都去读书,就算读不成,识字也是好的。

回去的时候,他们买了一袋子白面,想到昨日周从信送来的一整只羊,李青文顺便买了一捆子芹菜,他切芹菜,李青宏剁羊肉,方氏和面,做了一顿面条,每人碗里一大勺子芹菜炒羊肉做浇头。

吃过饭,李青瑞跟方氏说,要出去送信,今天定然回不来,晚上不用做他们哥三个的那份吃食。

他们这次来京城,带了好几包书信,除却送往大江南北的商队,京城也有几十封,收信人分散四处,得过年前送出去。

为了能快些,李青瑞特意打听了一番,找了对京城最为熟悉的马夫。

李青卓没去,他拎着李青顺等人在附近转一转,这次也坚持的叫上了方氏,不远千里来到繁华的京城,就算不买东西,也该出去看看。

所以,吃完这顿面条,小院的门一关,两拨人便分别走开了。

去往洪州的信都在秦冬梦身上,李青瑞手里的都是边城流犯和官兵的书信。

这位姓张的马夫果然对京城的各处都很熟悉,什么犄角旮旯都能寻的到,一个下午,他们就送出去十几封信。

晚上四个人在外头吃饭,李青瑞三人吃的清水面,单独给他点了酒和下酒菜。

因为这顿酒菜,晚上宿在便宜又简陋的客栈中,马夫也没有半句怨言。

一边送,一边穿梭在去往大梁各地的商队之中,把外地的信件一一托付给人。除此之外,哥三个还去了周从信告诉他们的那几个珠玉铺子,把那些小珍珠陆续变卖成了银子,这个时候,李青文才知道,江淙在河滩底下摸到的石头不是玛瑙,而是红玉髓。

因为颜色红亮,声音清脆,很受女子喜爱,另外,这种东西还某些地方还负有“福慧”之名,故价格可不低。

这一袋子红玉髓卖了不少金银,带这多黄白之物,哥仨有些不安,跑到外城北面时,回了一趟家,把钱挖了坑埋在茅厕后头。

放在房子里头心里都觉得不安,特意选了这么一个谁都不愿意靠近的腌臜地方。

埋完了,李青宏顿时茅厕也不臭了,道:“你们去范阳城卖东西的事情,李青勇跟我说了八百回,一开始我也跟着他一般气血上涌,不能入睡,后来次数多了,也就木了,现在我总算是明白了他。”

眼睁睁看着一袋子石头换来这么多金银,任谁都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李青文道:“二哥,这次回去,你的耳朵怕是也得不了空闲,他挖出来的珍珠也拿来让我一并卖了……”

而且,这次卖的钱,可是他自己的。

李青宏也笑了。

说笑也是抽空,他们还得上车,接着走。

赶车的老张知道他们兄弟都是爽快人,话比一开始多了,道:“你们把这些信给胡同里的车夫,只需掏点铜板,他们两天之内保准都给你送到各家各户,还需费这个劲一个个的地方跑。”

大家都是过日子的人,细账算的很清楚,马夫送信只赚个跑腿的钱,远近不同,一封信是几个铜板到几十个铜板不一,他们这一堆,二三两银子足够送完。

但李青文他们整日雇佣车马、在外头吃住,全跑完,没有个四两多银子下不来,还要受奔波之苦,怎么看都划不来。

按理说,他们哥仨照看自己的生意,老张应缄口不提这个,只是看他们兄弟实在节俭,出门不是带干粮就是吃面,睡的是能将就就将就,他才忍不住开了这个口。

“谢谢老哥提点。”李青宏刚喝完水,抹了抹嘴巴,道:“老哥不知道,这些信都是几千里外的人送到我们手上的,他们不容易,我们也不容易,亲自送到人手上,才能安心啊。”

省钱省力的法子他们也知道,但终究还是想更稳妥些。

“这路不白跑。”李青瑞也笑道:“我二弟在京城读书几年,都没走出几里地开外,我们仨刚来,就转了上百里,瞅外头这些花花绿绿的,眼睛都不好使了。”

是的,周从信那日带他们去的庙市,李青卓都没听说过,他在京城这些年,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他恩师家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