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山寒[种田](576)

作者:英桃 阅读记录

佝偻的老头惭愧的低下头,老太太哭着跪下去,“大、大人莫怪,小孙子月前病了,家里没钱医治,没办法,只能卖了米粮救命……”

秦林将人扶起来,温声道:“并非责怪你,莫要惊慌。”

李青文环顾四周,可以说是家徒四壁,破了一个大口的盘子里的鸡蛋此时显得格外的令人难过。

秦林让一家人都上炕,拿出了干粮分给老人,把鸡蛋扒了递给孩子。

小孩子眼睛看向爷爷奶奶,手却接了过去,然后整个塞到嘴里,嚼了没几下就往下咽,噎的直翻白眼。

李青文吓了一跳,“这可使不得,快,快吐出来。”

鸡蛋都是拿去卖钱的,平时哪里能吃的到,几个孩子舍不得往外吐,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连啃了那么多天干粮,李青文觉得这顿饭尤其的往下咽。

晚上,宿在炕上时,听到老头在另外一个屋子不停的咳嗽,几乎整夜没有停,这样的日子,饭都吃不饱,看大夫更是难,大病等死,小病拖着。

像这样的人家还有两千多户。

刚到这里时,李青文觉得自家的日子就不容易,现在看来,比他们还不如的人太多了。

快天亮时,秦林先起来,塞了一把铜板,老头和老太太又哭又跪。

李青文一个晚上都没睡,听到外面的动静,慢慢睁开了眼睛。

日子的不容易他早就知道,但依旧觉得难受。

这个月份并州各地都在春种了,但这片土地却依旧一片死寂,依靠这吃饭的百姓们苦不堪言。

李青文和秦林在这里走了一遭,这两个县城的县令听到了消息一起过来了,俱是一副苦瓜相。

百姓穷,税赋收不上去,县衙也苦,因为这个,几任县官都被处罚了,他们也想好好的,但是有心无力,也没银子。

盐碱地李青文当然知道,因为种种原因,土壤里的盐集聚,造成的后果就是农作物无法生长。

书本中对于盐碱地的改良有很多办法,但是效果普通,而且投入甚巨,因为造成盐碱的原因不同,治理起来十分麻烦。

前世那种科技发达的时候都没有好的措施,李青文在这里更没有甚改良的好法子。

不过没有好办法并不是没有办法。

走了这么多路,李青文发现,这些盐碱地也并非是不毛之地,里面还是有不少杂草的,这些杂草种类十分单一,它们能活下来是因为耐盐碱。

所以,李青文对秦林道:“大伯,改田我也没甚好主意,不若试试种些这里能长的东西。”

秦林道:“仔儿,所有的庄稼都试着种过了,都不行。”

“庄稼不行,草、灌木还有树可有试过?”李青文问道。

旁边的两个县令愣了,种庄稼是为了吃,种草、种树是让老百姓吃草吃树叶?

种地的事情,秦林比这俩人可知道的多了,闻言若有所思的道:“仔儿是想种些能卖钱的东西?”

“是的。”李青文道:“大伯,我在边城收集了很多种子,别的不知道,有两种可以在这里种着试试。”

李青文说的是白刺果和沙棘,白刺果耐旱又喜盐碱,果子可以入药,果核能榨油,它的全身都是宝贝,可以做酒、叶茶,果茶,缺点就是结果有点晚,沙棘跟白刺果差不多,旺果期要短一些。

这俩并不是李青文最在意的,他想种的是能在这里生长的牧草,种植牧草当年就可以采割,用来喂养猪牛羊,卖掉赚钱一样可以养家。

李青文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秦林,秦林抚掌喊好,那两个县令则一脸的不豫,但他们却没有开口。

大梁向来都重农耕,田地就是百姓的命根子,也是江山的根本,把田种草喂牲畜,这样的事情前所未闻,如果被人告发,他们可能会跟着吃瓜落,不过这事若是知府大人做的决定,那与他们都没有干系了。

秦林跟着朱纯做了多少年的地方官,很清楚田地意味着什么,但是他更想要百姓活下去,与其让田这样搁置,还不如试试。

但是,种子还在边城,即便现在就派人去取,来回也要好几个月,今年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李青文拉去京城不少种子,从这里去京城,快马加鞭的话,倒是可以一试。

秦林说话虽然慢条斯理,但是做事可是丝毫不拖泥带水,当即就跟李青文回府衙,让朱纯立刻派人去京城。

李青文顺便也往京城少了几封信。

人都走了,朱纯细细琢磨李青文的法子,越想越觉得好,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畅快的笑意。

虽然种子还没回来,但是李青文要做的事情可不少,跟着秦林走访各个村子,记录户口、人口、岁数、税赋、秋收以及柴禾、水井等事情,李青文到底没忍住把自己的钱袋子掏了出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