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一穷二白搞基建(45)

作者:水墨清香 阅读记录

#筝筝叹气.gif#

真是越想越觉得自己以前的日子果然是过的太舒服了,现在都没什么生活自理能力。

“我们这的大师傅做的一手好鱼汤……要不单独给您乘一碗出来?”

店小二看着徐筝的小身板欲言又止,他们厨师做的鱼最少都有半斤,连汤带水端出来比这位小客的脑袋还大呢。

“单独拿一份吧,鱼要半斤的就好。”

徐筝摇摇头拒绝了店小二的好意,杂面包子吃多了噎嗓子,配份鱼汤刚好下肚,至于银钱……她连吃都吃不痛快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而且身体也的确需要肉类的补充。

“不腥气吧?”

徐筝从不会小看种花在美食上的造诣,而且吃了这么多天寡淡的鸡蛋白粥她对厨师的容忍度也无限拔高,只要能做到最基本的没有土腥味就可以了。

“一看您就是个会吃的,我们厨子的鱼汤可是祖传的秘方,保证不腥气!”

伙计见徐筝坚持也没继续劝下去,一边在心里惊叹这家的待遇一边扬声冲着应该是厨房的位置叫了鱼汤,里面很快就传来了中气十足的应和,徐筝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店小二是不是都这么机灵,但就她看来不少现代的服务人员也没有面前这个表现好。

“有没有填肚子的东西?”

力大无穷的后遗症就是人形饭桶,以前没什么运动量胃部吸收功能还没完全恢复的时候在魏家也就是成年男子的饭量,可走了这么多的路……反正徐筝的包子已经吃了几个也没有什么饱的感觉,要不是她背着百来斤的柴火都没什么感觉估计要一天三顿的骂系统不做人。

“有有有,我们掌柜以前是北上学习过的,别的不行甩面可是一手绝活,就是价钱……”

“来一份加鸡蛋的,放肉吃着味儿重。”

店小二的言外之意被徐筝get的很精准,确定这个甩面就是拉面便果断下了单,梅花勤快不偷懒可厨艺也是真的不行,做个面片汤都能整成一锅“坦波”(九江方言),也就是现代俗称的疙瘩汤,徐筝知道这是缺少练习也没人教但口感是真的不行。

“得嘞——”

伙计的音拖得长长的却并不刺耳,徐筝淡定的模样让他又有点摸不准身份了,大户人家的下人肯定是没问题的,可哪家刚买回来的人能这么挑嘴?

【拉面是秦岭——淮河以北的食物,所以我现在至少在北京下面。】

地理并不是徐筝擅长的学科,但好歹也是扎扎实实上过高中的……虽然更了解的是食材生长方位和美食,但南稻米北麦面的格局和四百毫升等降水线还是记得一些的,在心里默默将初步画出来的公鸡地图自己方位再次收缩一些,准备进了房间再画到纸上。

“这日子过的真没意思……”

徐筝有些蔫吧的打了个哈欠,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文房四宝她带出来的只有那些写了字的纸张,即使收集了一些信息对这个世界她依旧是一张白纸,只能尽量采取少说少动的原则减少自己身上的破绽,不知道能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好香啊……”

从没精打采到精神抖擞只是一碗鱼汤的距离。

不,应该是盆,看不出重量但明显超过半斤的鱼还是一整条的样子,奶白色的汤水上面并没有多少油花,白菜切成小块随着汤水的波动轻微的颤抖,一副看上去就很好吃的样子。

竹筷轻巧的被握在并不细白的手上,明明看上去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的孩子,可通身的气派却是旁人都比不上的,店小二在这里待了几年也能称得上一句阅人无数,却怎么都摸不透徐筝的身份——下人是一定的,可什么样的人家才能养出这种下人呢?

徐筝不知道店小二的心里已经被好奇泡泡占满了,只是随意的拨了拨鱼身,利落的夹起鱼唇就进了嘴,慢条斯理的把这块地方的肉给吃完又将目标对准了鱼眼。

【“鱼眼明目,多吃点。”】

母上的声音好像还在耳边飘荡,可惜那是可能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徐筝的母亲喜欢做鱼头粉丝汤,有嚼劲的半透明红薯粉和鱼汤是绝配,加上一点挑完刺的鱼肉和在汤里一同炖煮的中心打散的荷包蛋,唏哩呼噜一碗下去千金不换——鱼唇如果没有客人一般都是徐筝的,就算有客人她至少也能吃到一半。

徐筝吃鱼的时候总是会被卡喉咙,就算父母再怎么仔细别人再怎么强调没刺她都能神奇的被卡住,所以除了一些特殊种类的鱼她能吃的只有鱼唇鱼肚等几个有限的部位,弟弟曾经想跟她争看到自己姐姐被卡的满脸通红咳得撕心裂肺以后再也没提过这种话,而徐筝却总是会分一部分出来给弟弟妹妹或者父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