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雀枝(337)

作者:二月春 阅读记录

而这一过,就一直过到了三月祭典这日正午。

因为安成邺的官衔并不高,安芷和孟洁都不用去祭典,所以两人用过午饭后,就一起坐在园子里的亭子里等安成邺回来。

两人喝了一会茶后,两位姨娘也带着孩子过来了,四个大人便开始摸花牌。

成姨娘就是京都的人,虽说她看透哥哥后,但偶尔还是会和侄儿通个信,“前几日,我听我侄儿说,城外的河水,下降了五尺多呢。”

张姨娘一心照顾年幼的女儿,这段时间都没出门,不过从家里池塘的水位线来看,她就知道外头的情况可能不太好,“希望今儿的祭典大礼结束后,能来场春雨吧。”

孟洁也希望能下雨,孟家如今没了官职在身,就靠着老本和庄子里的田地过日子,若是一年收成不好,她婶婶便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那她弟弟便更苦了。

安芷听着其他三人感叹什么时候才会下雨时,她注意到亭子外的阳光弱了一点,好奇地从牌桌边起身,走到天底下,看到有乌云遮挡住太阳。

祭典真的有用了吗?

孟洁也起身走到安芷身边,看到天上飘了几朵乌云时,激动地喊其他人出来看。

张姨娘和成姨娘看到有乌云,都很激动,兴奋地想着是不是要下雨了。

和她们同样高兴的,还有在祭典上的人。

特别是李达。

前段时间,因为玉扳指的事,还有京都里的流言,他被父皇一直提防着,好不容易把裴阙手里的证据给解决了,现在就差一场雨了。

不用大雨,只要能下半个时辰都可以。

李达期冀地望着天空的乌云,若是消除父皇心里的猜忌,他便可以冒尖出彩,正式追逐皇位了。

祭典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是与李达一样心情,他们期待着能来一场大雨,让今年有个好收成。

唯独裴阙,他的眼神里,一点期待都没有。

倒不是他不希望下雨,而是他知道今儿的祭典只不过是钦天监做的花架子,实际上并不会下雨。

裴家有养着和钦天监一样的人,只不过随着朝代的递进,钦天监里真本事的人越来越少,观星推演完全比不上裴家的人。

所以裴阙一直看着不远处的李达,今儿个只要不下雨,那就等于在皇上的心里扎了一根刺。

皇上可以暗许皇子们争权夺位,可这都是在先太子薨了后才有的心态。

若是先太子还活着,那皇上就不用如同现在一般攻于算计,更不用天天疑心。

所以皇上绝不会容许谋害先太子的人上位,就算皇上不会在明面上派人调查,但也会在暗中找人查李达。

顺藤摸瓜,总会查出一些东西。

第248章 出城

让安芷期待的雨水,并没有下下来,别说是倾盆大雨,就是毛毛雨都没一滴。

安芷四人失望地回到亭子里。

张姨娘比较会说话一点,出声活跃气氛,“今儿没下,指不定明儿就下了,老天爷总不可能一直不下雨。”

成姨娘胆儿最小,也最容易往偏处想,“你们说,会不会真的是先太……”

“住嘴!”孟洁听得直发毛,一声呵下,“不要命啦,什么话都往外说!”

成姨娘被太太吼得吓醒,这才反应过来差点说了不得了的话,赶忙起身赔罪。

这雨不下,时候也不早了,几个人也因此散了。

安芷独自回了院子,太太说了成姨娘也好,省得成姨娘嘴里没把门,日后出去说了不得了的话那就完蛋了。

她现在担心的,不仅仅是不下雨,而是先太子怨恨的流言。

五皇子摆脱不了嫌疑,自然会反扑裴阙。

从那日茶馆分别后,她便再没和裴阙见过,想着工部忙碌,裴阙还要查案子,想来是忙成陀螺了,所以安芷便没多想。

只不过,有些日子没见到人,难免有些挂怀。

而日子转眼过去半个月,老天爷才稀稀拉拉地下了一场细雨,刚湿润地表,就结束了。

不过,这场雨,到底是给百姓们一点慰藉,总算是让人看到了一点希望。

雨后的第二日,安芷就套了马车去城外的庄子。

每年春耕前,安芷都会去田里走一道,代表主人家有在关心田地,同时给佃农们发一些赏钱,鼓励他们干活。

本来这样的事,应该由家中儿郎来做,但哥哥在西北,安靖才七岁,安芷只好带着安靖来。

姐弟俩在田地里转了一圈,看着小厮给佃农们发完赏钱,安芷带着弟弟去河边转了一圈,发现河水比往年低了很多,安芷看得是直叹气。

安靖跟在姐姐身边,他年纪虽小,见识却不少,“长姐,如果今年还是不下雨,那佃农种的大豆也没有收成,那我们还是要收十成的租金吗?”

同类小说推荐: